千年古画中的女性从静态线条中走出,在4K光影里起舞奔跑;观众换上汉服,指尖轻触便引流萤纷飞……这场打破时空边界的文化对话,发生在上海电影博物馆海上5号棚。10月1日,由浙江省博物馆主办的“丽人行——中国历代女性图像数字艺术展”首次落“沪”,以“电影+”为钥,解锁文博新体验,让全球40余家博物馆的中国古代女性图像研究成果,成为可感、可触、可互动的文化盛宴。
展览设在海上5号棚,以“电影+”为钥解锁文博新体验
此次展览选址颇具深意。海上5号棚前身为上海电影制片厂5号摄影棚,曾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经典影片的“造梦空间”。如今,这片承载电影基因的场地,成为“胶片造梦”与“数字入画”的交汇点。展览开篇,15分钟美术电影短片《无界》便将电影美学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40台4K投影、12组荧幕构建出1.8亿像素的裸眼3D空间,以“成长”为线,串联起先秦至近现代女性生活的变迁。观众置身700平方米展区,既能看见古代女性在首饰盒中起舞、在器物长河中奔跑的灵动身影,又能聆听各时代诗词对女性的评说,历史与当代的对话在此交织。
“我们不用技术堆砌震撼,而是用沉浸感邀请观众思辨。”导演许龙龙道出创作初心。相较于2023年之江馆数字展7分钟的版本,此次20分钟的全沉浸式短片,特意用“包裹式”声画让观众跳出单纯审美,思考“丽人向何处行”——既是与古画对话,也是与自我、未来对话。
中国古代女性图像
若说《无界》是“视觉盛宴”,互动环节便是“指尖上的历史”。展览将千余幅女性图像归纳为“郊野”“庭院”“闺房”三大场景:轻触暗夜荷叶,流萤便追着指尖飞舞;漫步展区地面,脚下会荡开层层涟漪;扫描墙上小程序,还能解锁图像背后的历史故事。“像真的走进古画里。”身穿汉服的王女士举着手机记录,兴奋地说看完展览想找纪录片深入了解古代女性生活。
“数字展的最高级,是让心灵被触动。”浙江省博物馆原副馆长、策展人蔡琴表示,大部分的沉浸式展览是让观众的眼睛或者手可以操作、互动,而“丽人行”则是“五感”的沉浸,与观众产生“心流共鸣”,这也正是从“隔窗看展”到“互动参与”的改变。
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
展览不止于“看”,更能“带文化回家”。除了沉浸式展厅,在上海电影博物馆内还有一个500平方米的非遗文创区。空间内大漆器摆件、国风丝巾、非遗首饰琳琅满目,观众可将东方美学“穿”在身上、“摆”进家中。文创区的装置也颇为引人瞩目,《三生镜》装置让观众邂逅“前世的自己”,《请业图》互动能让古筝随轻触鸣响。在活动现场,不少观众争相体验,在《三生镜》中看到了“武则天”“红拂女”等古代女子形象。
照一照“三生镜”
在文创区中央,还有一个小型舞台,后续将推出《丽人说》穿越脱口秀、汉服体验等活动,配合周边徐家汇书院、美罗城的烟火气,形成“以影促展、以展带游、以游促购”的消费闭环。“当大家在‘丽人行’展览中静静欣赏和体验完,再回到周边体验缤纷多彩的当代生活,相信会对‘未来将向何处去’有更多感触。”蔡琴表示。
据了解,“丽人行——中国历代女性图像数字艺术展”为期三个月,将持续至12月31日。
记者:王永娟、施昱辰
视频:李冠宇
编辑:宁平英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