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艺术源于中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独特艺术手法,凝聚着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智慧。近日,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上海植物园、上海市盆景赏石协会等单位承办的全国科普月暨世界盆景友好联盟助力中国盆景技艺申遗活动在上海植物园拉开帷幕,来自长三角地区的盆景佳作齐聚申城,为这项深受民众喜爱的植物艺术走进市民、科普传播添彩。
展览现场
活动现场,70件(组)盆景形态各异,别具特色,让人目不暇接。展品中,一抹抹红色格外引人注目。石榴盆景芽红叶细,花艳果美,根干奇特,四季皆有景可赏,春季新叶娇嫩,夏季繁花似锦,秋季果实累累,冬季铁干虬枝,展现出不同的美感。红花红果代表着喜庆繁荣、富贵吉祥,深受人们喜爱。
石榴盆景
《云莺出岫》圆柏盆景以大片平整的造型尤为夺人眼球。它属于扬派盆景,是中国盆景五大传统流派之一。核心特点是“一寸三弯”的精细扎剪技法,通过棕丝蟠扎将枝干扭旋成“云片”状,层次分明如叠翠,风格清秀雅致,兼具严谨章法与自然意趣。
《云莺出岫》圆柏盆景
“我们组织了长三角地区的各家单位来送展盆景,包括山水盆景、树木盆景、小微盆景和传统赏石等,形式非常丰富,还有来自山东地区的石榴盆景。秋天大家非常喜欢硕果累累的美好景象,本次展出的各种石榴、北美海棠、老鸦柿等,深受游客朋友们欢迎。”上海植物园盆景园主管王玥明说道。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今年9月是我国首个科普月,为了促进科普互动与作品展示交流,现场还以海派盆景技艺的非遗属性为核心,设立了科普摊位,邀请青年盆景师在摊位上展示小微盆景和海派盆景技艺,与市民游客科普互动,让大家了解海派盆景的养护方式,也将海派盆景技艺推广到更多家庭园艺。
海派盆景技艺科普摊位
一位盆景爱好者听了科普后表示:“我非常喜欢盆景这种形式,今天收获颇丰,对我以后在家里养些小盆景非常有帮助。”
据悉,展览活动位于上海植物园四号门区域,展期将持续至10月8日。
记者:吴会雄
编辑:宁平英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