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黄浦 > 文章详情

银发族巧手点蓝,非遗掐丝珐琅在社区焕发新生

转自:上海黄浦 2025-10-02 22:10:03

正值全国科普月期间,南京东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洋溢着专注与喜悦的气氛。一场名为“珐琅之美——传统工艺的当代应用”的体验活动正在这里举行,二十余位银发长者齐聚一堂,在非遗技艺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体验掐丝珐琅这一传统工艺的魅力。

作为“‘心系科普,从原点出发’系列主题活动第三季——“匠造未来,智享人文”的首场活动,旨在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活动伊始,非遗技艺传承人李玲娣为长者们讲解了掐丝珐琅的悠久历史。“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起源于元代,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因其釉料颜色主要为蓝色而得名。”李老师娓娓道来,她还详细解释了传统掐丝珐琅与掐丝珐琅画之间的区别,让参与者对这一非遗技艺有了初步认识。

随后,大家开始亲手尝试。尽管参与者年事已高,手部动作不再如年轻人般灵活,但大家的热情丝毫不减。“我年轻时就喜欢工艺品,但从来没想过自己能亲手制作。”72岁的杨阿姨一边小心翼翼地为图案填充釉料,一边感慨道:“虽然手有点抖,但老师说这正是掐丝珐琅的独特之处,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活动现场气氛活跃而温馨,长者们互帮互助,交流制作心得。当作品出现小瑕疵时,李老师总会及时出现,巧妙地进行修补和指导。“这项手艺太神奇了!”完成作品的张阿姨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看,经过老师稍微调整,我的这幅山水画立刻生动起来了。”

临近结束时,每位参与者都完成了一幅属于自己的掐丝珐琅画作品,脸上洋溢着成就感满满的笑容。这些银发学员们纷纷表示,掐丝珐琅工艺“老灵了”,不仅锻炼了手脑协调能力,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悉,南京东路街道将继续推出系列科普文化活动,将科技与传统、创新与传承有机结合,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元、更优质的精神文化服务,让非遗技艺在社区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记者 / 范煜昊

编辑 / 李伽钵

资料 / 南京东路街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黄浦滨江,汪汪队登场!

2. 外滩滨水区今日累计客流已达51.9万人次,同比上升22.4%!

JOIN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