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近日举办的第五届健康长三角峰会获悉,区卫生健康委两个案例《优化分级诊疗,构建“上转下转一件事”整合型健康管理模式》和《创新“1+10+X”标准化社区健康服务矩阵,打造人民群众“家门口的社区好医院”》分别获评“卓越奖”和“提名奖”。
优化分级诊疗
构建“上转下转一件事”整合型健康管理模式
闵行区围绕“上转下转一件事”整合服务机制,通过优化号源配置、统一病种清单、建设联合病房、强化家庭医生服务供给、打造智慧信息平台等措施,有效畅通了双向转诊流程,提升了分级诊疗效果。
在该模式下,二三级医院投放50%号源,提前5天开放至市级平台,其中2个号源优先保障转诊,确保“给得足”。家庭医生基于社区病种清单,快速申请转诊,优先组合内医疗机构(社区医院+区内医疗机构+三级医院),规范号源使用,确保“转得准”。转诊居民享优先就诊、检查、住院,提升就诊感受,确保“用得好”。针对下转住院、下转家庭病床、下转健康管理三类场景分层分类,确保“放得下”。统一下转病种,启动基层卫生人员脱产进修,确保“接得住”。打通信息孤岛,形成动态反馈回路,畅通转诊通道,确保“管得牢”。
此外,闵行通过串联闵行捷医App和小程序,提供预约挂号、在线支付、报告查询等便民功能,链接覆盖街镇的智慧健康驿站,实现自助健康监测和档案管理,搭建“智慧医疗服务平台”。
创新“1+10+X”标准化社区健康服务矩阵
打造人民群众“家门口的社区好医院”
针对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弱、资源缺、特色少”的痛点,闵行创新实施“1+10+X”标准化社区健康服务矩阵。自体系构建以来,社区就诊占比持续攀升至63.1%,相关改革成效入选上海市“人民城市”主题展典型案例,成为超大城市基层医疗体系现代化的可推广新样本。
“1+10+X”体系中的“1”是全专能力,通过“外引输血”与“内培造血”重塑社区医疗人才基底。“10项赋能”聚焦“资源、服务、能力”,解决群众家门口看病难题。其中:通过全覆盖冠名大学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动与高校科研教学深度融合;社区全面配备CT等检查设备,免去到大医院做影像检查奔波;开设“晚门诊”,满足上班族和学生就医需求;实现儿科、康复等特色门诊全覆盖,将以往需辗转大医院的特色门诊直接送至百姓身边。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