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车时玩手机、用电子设备看剧等
都能帮大家打发漫长车程
但是,“一看手机就晕车”
却是很多人的困扰
人为什么会晕车?
手机自带的“防晕车”功能
到底有没有用?
日常怎样预防晕车?
听听专家怎么说
前庭:你动了
眼睛:你没动
这种不一致的信息会让大脑混乱,进而产生头晕、恶心的症状。通常,车辆越密闭,晕车的感觉就越明显。
坐车却有可能晕?
简单来说,司机握着方向盘脚踏油门主动掌握汽车,身体产生的每一个动作都在通知大脑:我们在动哦,我们真的在动!
而大脑只要能感知到人的动作和运动之间的关联,对方向改变与加速减速都有预判,就能得过且过觉得一切都是和谐的,人也就不容易产生晕动症。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很多手机都开发了“防晕车(显示车辆运动提示或晕动舒缓显示)”功能。这到底有没有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头晕专业组长林华表示,开启手机的防晕车功能后,能在手机屏幕两侧看到一些“小泡泡”,这些泡泡能跟随汽车移动。这时,人的视线也会随着“小泡泡”移动,和前庭所感受到的汽车移动相匹配,晕车症状就能有所减轻。不过,这个功能对重度晕车的人作用不会太大。林华提醒,如果在乘车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且持续不缓解,甚至是肢体麻木无力、说不清话,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避免过饱或空腹坐车。
乘车时尽量选择前排或靠窗位置,保持视野与运动方向一致。
及时通风换气,以保持车内空气流通。
避免在车内阅读或使用电子设备。
严重晕车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提前半小时至一小时服用晕车药。不过,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遵医嘱,不可盲目用药。有些药物会影响驾驶安全,用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说明书标注了服用本品后,不得或不建议驾驶机动车、进行高空作业和操作精密仪器等字样,建议服药后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日常可通过荡秋千、滑冰、游泳等运动来锻炼前庭系统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晕车者的耐受性。
专家教你这样做
按揉内关穴
当出现晕车时
可画圈按揉内关穴3分钟
姜片可以缓解晕车
可以提前准备好新鲜姜片
将其贴敷肚脐、含在嘴里、闻气味来缓解
此外,还可以用姜片煮水喝
假期乘车出行时
如果容易晕车
要么多看窗外
要么闭目养神
坐在视野更好的前排
不要玩手机
不要玩手机
不要玩手机
资料:新华网
编辑:竺嘉茹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