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高血压已经成为威胁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隐患。但是,有不少患者在服用降压药一段时间后,发现血压降下来了,甚至“恢复正常了”,就觉得降压药不吃也行了。其实,血压正常,并不是病好了,而是药物在起作用。一旦停药,血压会迅速反弹。
擅自停药会发生什么?
突然停药不仅可能会使之前的治疗前功尽弃,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血压反弹,甚至“反弹得比原来还高”,医学上称为“反跳性高血压”。体现在停药后48小时内,血压迅速升高,有时会超过治疗前水平。
如果患者本身就有心血管基础疾病,血压的剧烈波动可能会诱发严重后果,比如心梗、心律失常。研究表明:停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严格监测血压变化,切不可擅自尝试。
降压药不是想吃就吃,
更不能吃吃停停
一些高血压患者并不是彻底停药,而是“有时吃,有时不吃”。这种“断断续续”的服药方式,会引起血压大幅波动,对血管造成反复冲击。有研究表明,24小时血压变异性越大,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越高。所以说,那种“有感觉才吃”的策略,并不是明智的选择,而是在一次次把心脑血管系统推向不确定的风险。
高血压不是靠“感觉”控制的,
是靠“坚持”。
血压的控制不能靠“感觉”,而要靠“坚持”。只有坚持规范用药,才能让血压稳定,把心脑血管的风险降到最低。如果你或家人正在服用降压药,请谨遵医嘱,不要擅自停药。
记者:郁婷苈
编辑:梁慧
图片:图虫创意
资料:区卫生健康委、区疾控(卫监)张欣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