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马桥旗忠网球中心的场馆内,一位精神矍铄的中年男子捧着两面锦旗,将其交到了闵行区卫生健康委和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工作人员的手中。这名男子姓郁,是2024年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的一名摄影工作人员,此次专程前来感谢一年前将他从死亡线上拉回的救命恩人。
分秒必争无缝衔接打通生命通道
2024年10月7日晚8点30分许,上海劳力士大师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郁先生被同事搀扶进中央场馆医疗保障小组办公室,满脸痛苦,脸色苍白,不断喊着胸痛难受。“医生,麻烦帮忙看看,我这里好难受!”
驻点医生第一时间接诊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驻点医生王洋立刻上前评估情况,同步测量生命体征——血压异常升高。经问询得知,郁先生本身有高血压病史,因近期赛事工作紧凑,当天忘记服用降压药。王洋马上给患者含服药物紧急降压,将其转移至120救护车上。
五院胸痛中心医生评估心电图
随后,郁先生被送至定点保障医院——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急性胸痛绿色通道早已开启。随后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让所有人心头一紧——主动脉夹层(A型)。“主动脉夹层(A型)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凶险的急症之一,死亡率极高,需要立即进行急诊手术。”王洋回忆道。
五院医疗团队第一时间明确诊断,并立即采取积极药物干预,全力控制血压,稳住病情,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与此同时,区卫生健康委迅速启动协调机制,很快就联系到拥有国内顶尖心外科团队的中山医院。在各方的高效配合下,郁先生被安全、快速地转运至中山医院,并于第二天凌晨顺利完成手术。
哪一步都不能有任何耽搁和失误
中山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闵行区中心医院副院长汤罗嘉事后表示,该患者前期在五院的快速确诊和安全转诊,为成功救治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当晚,为郁先生做手术的是著名的心脏大血管外科专家、中山医院心脏外科主任王春生。
在后续的康复治疗中,五院医疗团队一直进行跟踪随访,关注患者恢复情况。如今,郁先生状态不错,精神饱满,行走自如。“我这条命真的是大家帮忙捡回来的,从保障医生的快速急救到五院的精准确诊和无缝转诊,再到中山医院的及时手术,环环相扣,哪一步都不能有任何耽搁和失误。”
在2025年大师赛再度启幕之际,郁先生来到大师赛场馆,亲手将锦旗送到五院和区卫生健康委工作人员的手中。鲜红的锦旗,金色的文字,承载着一位“重生”患者最深切的谢意,也是对城市医疗保障体系高效协作、生命至上的认可。
20载坚守,从急救保障到健康科普
据介绍,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和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自2006年起便开始承担这项比赛的医疗保障任务,至今已是第20个年头。现场医疗队的医护人员每天奔波往返于赛场和医院,在众多服务保障队伍中,他们总是第一个到达、最后一个撤离。
“今年的大师赛保障,我们在做好日常紧急医疗响应之外,还特别争取了一块区域,用于开展医学科普宣传。”王洋说,“我们带了很多科普书籍和健康手册,希望利用这个国际赛事的平台,向公众、工作人员乃至运动员普及急救常识和健康知识。”
从单一的现场急救,到如今集快速响应、精准诊断、高效转运、后期随访乃至健康科普于一体的全方位、全链条医疗保障服务,五院及其协作单位用近20年的坚守,为这项国际顶级赛事铸就了一道坚实可靠的生命安全防线。郁先生的成功获救,正是这道防线高效运转、精准施救的最佳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