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时空之轮」
MR沉浸式艺术体验
2025年10月1日起,
上海美术馆推出首秀MR沉浸式艺术体验
“达芬奇·时空之轮”,
以先进的MR混合现实技术
打造沉浸式互动大空间,
邀请观众在文艺复兴巨匠
达·芬奇“数字生命体”的引领下,
开启一段艺术与科学相融的奇妙之旅。
参与者将隔空操作达·芬奇手稿中
经典的明轮船、扑翼机等机械发明,
感受文艺复兴艺术家
如何用艺术与科学表现世界,
重构世界。
该艺术体验活动由上海美术馆主办,
携手Verybox奇境空间、PICO联合呈现。
Part.1
亲手“触摸”
让达·芬奇手稿中的
机械发明“活”起来
艺术和科学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相互影响,艺术家们以科学的方法探讨自然界的空间关系、光影特征以及再现的秘密。身为“文艺复兴后三杰”之一的列奥纳多·达·芬奇,不仅绘有闻名于世的《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也是极具天赋的工程师、建筑家、发明家。在其所留下的约一万三千页笔记和素描中,飞行、机械、乐器、数学等研究心得及草图,至今仍被视为极具研究价值。
10月1日起,上海美术馆0米层活动空间焕然一新,化身MR沉浸式艺术体验活动“达芬奇·时空之轮”的首秀现场,以达·芬奇及其精妙的机械发明为灵感,引领体验者踏上跨越时空的冒险。故事巧妙设计八大章节,融入达·芬奇发明的明轮船、扑翼机等经典机械发明,由体验者通过团队协作完成解谜与挑战。
体验活动不仅用数字手段“复活”了达·芬奇这位文艺复兴巨匠并作为故事的讲述者,更“赋活”了达·芬奇传世手稿上的诸多机械发明。体验者的“双手”成为通往虚拟世界的唯一钥匙,借助前沿的手势识别技术,体验者不再只是画面的旁观者,而是故事的参与者。通过精密的力反馈模拟,体验者得以紧握达·芬奇设计稿中方明轮的虚拟船舵,驾驶舰船破浪前行,耳畔围绕着海浪与风声,或是自然俯身即可用双手“拾起”沉甸甸的炮弹并推入炮膛,又或是亲手“转动”维特鲁威人密码锁以破解机关危机。
推出此次艺术体验活动的目标不仅是展示技术,更是创造情感连接。当观众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去操控虚拟世界中的物体时,他们与达·芬奇笔下的机械,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历史都得以建立起联系。
Part.2
“无感”融合
艺术与科技
在上海美术馆创新对话
达·芬奇手稿中的机械制图复杂而构型准确,仿佛现代机械工程师的机械设备蓝图。他发现了艺术与科学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并使之完美地结合起来。而本次“达芬奇·时空之轮”艺术体验活动则以先进的MR混合现实技术打造出一个文艺复兴风格的沉浸式互动大空间,用当代科技手段把文艺复兴艺术家和他的科学故事呈现在观众眼前。这不仅是一场艺术体验活动,更是一次关于过去与当下,甚至未来的创新对话与交互。
这种对话在本次活动的体验过程中,还尤其凸显出“无感”融合的一面。通过先进的混合现实技术(MR),体验者可以在数字内容与现实环境间切换,不仅能全面沉浸在“达芬奇·时空之轮”的画面里,也可穿越时空切换至现实,宏大的音效则在耳边时刻陪伴。当科技与创造力相遇,体验者的想象边界就此无限扩展。
事实上,此次艺术体验活动在上海美术馆首秀,也是馆方紧扣“数字文旅融合”文化发展战略,积极拥抱数字新技术,打造应用沉浸式互动展示内容的新尝试。同时,也是促进“科技赋能文化消费”,打响“首发上海”品牌政策,推动文旅商体展联动的有力行动。
正如蔡元培所说,“西人之画,与建筑、雕刻为缘,而佐以科学之观察,哲学之思想。”今年10月1日起,来上海美术馆以数字科技的方式打开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人生副本”,让科技为艺术赋能,感受文艺复兴艺术家如何用艺术与科学表现世界,重构世界。
活动信息
“达芬奇·时空之轮”
MR沉浸式艺术体验
· 时间 ·
2025年10月1日起
· 地点 ·
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
0米层G空间
· 票价 ·
98元/人
供稿:张昊翀 | 编辑:秦愫瑶
主任编辑:吴雯雯
当前展览
41米层展厅
上海现代
5米层、0米层、B2层展厅
巍巍者华
——中国油画学会三十年艺术展
0米层17展厅
城市·花园
——2025全国高等艺术院校
花鸟画师生作品展
0米层15、16展厅
万象本色——“中国白·德化瓷”
上海艺术大展
0米层E空间
《山海经之烛龙秘境》
沉浸式裸眼3D装置艺术展
艺术体验
0米层G空间
“达芬奇·时空之轮”
MR沉浸式艺术体验
/ 开放时间 /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进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交通信息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
/ 地铁路线 /
地铁8号线-中华艺术宫站
停车可至洪山路停车场
(收费和开放信息以当日为准)
/ 咨询热线 /
400-921-9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