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由静安区人民政府与上海戏剧学院主办的“ARTECH引力场”创艺作品展,在静安雕塑公园艺术中心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0月28日,并纳入2025“一带一路”国家传统表演艺术节。
ARTECH引力场:艺术与科技的共振
据了解,“ARTECH”寓意“艺术+科技”,彰显跨界融合的创造力;“引力场”象征能量的聚合与牵引,既指向艺术与科技的共振互促,也寓意吸引青年群体在创作与体验中同频共鸣。二者结合,共同构建跨学科的能量场,拓展未来戏剧与艺术的多元可能。
“ARTECH引力场”创艺作品展,是静安区人民政府与上海戏剧学院“公共文化校地共建基地”合作的第四年成果。本次展览将在静安雕塑公园这一城市文化地标,以“艺术+科技”为钥,设立“着色·尚戏”与“数智·光影”两个板块,开启一场跨越时空与媒介的艺术对话。
开幕式上,区绿化市容管理部门介绍了静安区在“公园+艺术”“公园+文化”等主题功能拓展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并表示将持续推动公园成为连接学术高地与公共文化空间的重要桥梁。
上海戏剧学院表示,本次展览延续之中添新意,首次联合了舞台美术系和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展现了在数字艺术与未来戏剧探索上的锐意创新。
开幕式特别呈现了“着色·尚戏”创意造型秀。
走秀尾声机器人登场,与真人模特共同为嘉宾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别致的演出。
两大展区交织:科技之力与服饰匠心的碰撞
据介绍,本次展览“着色·尚戏”展区共计展出全身作品、半身作品共33个,“数智·光影”展区共计展出18个作品,涵盖XR、MR、动画等多种形式。
“着色·尚戏”板块将实践与教学结合,通过项目成果展现的方式,将创意人物造型与戏剧艺术进行多维融合。
展出的舞台美术作品中,有从传统戏剧与文学中汲取灵感的匠心创作,也有通过服饰大胆探索未来时空、以流动剪裁与循环结构演绎可穿着的诗意宇宙。“数智·光影”板块展出的作品囊括多种形式的现代艺术,观众在其中能感受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带来的沉浸式互动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上戏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的重点成果,国内首部机器人戏剧《巨物之城》与人工智能戏剧《微秒间》的精彩集锦也在展览中呈现。这两部作品是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孵化的“人机时代”三部曲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展示了在智能表演领域的开创性探索。
引力场延伸:从校园实践到城市共鸣
自2022年静安区人民政府与上海戏剧学院启动“公共文化校地共建基地”项目以来,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的品牌项目“着色”系列便从校园舞台走向城市公园,成为连接学术高地与公共文化空间的重要桥梁。
本次展览,标志着这一合作迈入新阶段。金秋10月,正是上海“City Walk”的好时节,“ARTECH引力场”创艺作品展既是献给城市的一份文化礼物,也是一次邀请,邀请每一位观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共同参与这场关于未来艺术的想象与实践,参与塑造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蓬勃活力与未来形象。
国庆假期,
不妨走进静安雕塑公园,
亲身感受这场
牵引艺术与科技奔赴未来的创意引力。
此次展览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指导,静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承办,静安区绿化管理中心协办。上海市公园管理事务中心、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数字演艺继承创新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虚拟环境下的文艺创作重点实验室为本次展览提供支持。
ARTECH引力场创艺作品展
——着色·尚戏&数智·光影
展览周期:即日起至10月28日
每周二至周日10:00—17:00(10月6日正常开放)
展览地点:静安雕塑公园艺术中心(北京西路500号)
记者:蒋文婕
图片:钱堃、上海戏剧学院
视频:钱堃
编辑:梁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