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规划资源 > 文章详情

【城市空间艺术季】迈向“顶流”,来复兴岛创未来

转自:上海规划资源 2025-10-01 09:40:22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9月30日电(记者 孙青、郑钧天)秋日的黄浦江畔,复兴岛正以前所未有的节奏迎来蜕变。9月30日,以“量子城市·复兴未来”为主题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复兴岛船台公园拉开帷幕,科技创新、空间艺术与城市更新的理念在此融合碰撞,呈现出一幅未来城市智慧治理的生动图景。

“痛岛”“艺术岛”“干杯岛”,近期复兴岛频繁“变装”,成为上海“顶流”。这座曾长期“留白”的岛屿,如今正谋定而动、加速跃迁,锚定“数字智能岛、设计艺术岛、人民城市岛”,全力打造国际创新创业集聚区,为超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治理探路。

“留白小岛” 的“N次跃迁”

巨型塔吊下,一只近10米高的气膜猫咪手持红色遥控器仰头望天,四只小猫环绕在侧,仿佛在屏息围观这场跨越时空的“操控”……这是艺术家Tango在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呈现的装置作品《猫的频道》。观看作品时,沉寂多年的工业遗址仿佛“活”了起来,现代化的艺术装置与斑驳塔吊交织出一幅充满未来感的画面。

近日,复兴岛船台公园,斑驳的巨型塔吊之下,出现一只巨型猫咪气膜。(受访者供图)

9月30日,以“量子城市 复兴未来”为主题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复兴岛船台公园正式启幕,当天这片曾经的中华船厂工业遗址同步向市民开放。“我们希望让市民直观感受复兴岛从工业记忆向创新未来的华丽蜕变。”参与现场布展的同济大学博士、艺术季策展团队成员张峰表示。

一场场活动让复兴岛在短短数月间迅速跃升为多元文化交汇的“流量地标”。今年8月,小红书打造的全球首个“REDLAND开放世界冒险岛”活动落地杨浦复兴岛,活动联动岛上的船台公园、共青路仓库、复兴岛公园等现实场景,让这座原本低调的小岛秒变“二次元痛岛”,吸引数万年轻人前来打卡狂欢。

在刚刚过去的三天里,这座小岛再次以惊人的节奏切换着场景:9月28日的上海旅游节·大学生旅游节开幕式,9月29日的上海国际光影节杨浦分会场《百年光潮》3D Mapping秀,9月30日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启幕。据日程安排,10月至11月,哔哩哔哩“干杯音乐节”、中欧文化嘉年华、无人机艺术表演等十余项活动还将陆续登陆。

场景在变,内核不变。复兴岛的“千面”背后,是创新探索的“一心”。在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成元一看来,这些高频率、多元化的活动,是对岛屿空间弹性、内容承载力与功能兼容性的系统性检验,为后续导入可持续的创新业态积累实践数据。

“复兴岛正在探索‘人工智能+空间治理’的新路径。”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张玉鑫在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开幕式上表示,面积1.3平方公里的小岛正致力于探索存量空间与科创功能的深度融合,推动工业遗存与城市更新的和谐共生,从“留白岛”向融合科技、艺术、生态等多元功能的“顶流创新岛”蝶变,让超大城市治理的理想蓝图逐步转化为实景画卷。

“量子城市”照进现实

未来城市长啥样?一场复兴岛之旅或许能找到灵感。

穿梭在复兴岛船台公园,巨型塔吊群、超大造船船台等工业遗存,在灯光、数字与AI技术加持下重获新生,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娱乐的新地标。

作为黄浦江上唯一的封闭式内陆岛,复兴岛是连接杨浦滨江南段和中北段开发的重要节点。自2024年12月上海量子城市时空智能创新实验基地在复兴岛开启以来,这片曾作为“战略留白”多年的区域,正以有机更新为路径谋划转型发展。

最引人注目的是“量子城市”从概念走向实践。以量子科技为引领的时空智能创新正成为复兴岛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今年7月,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印发的工作实施方案(2026—2027年)进一步明确,将在复兴岛开展时空智能创新实验基地建设,着力构建“三区”——未来城市实验区、创新创业和人才集聚区、时空智能创新先行区。

这一转型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为持续提升创新凝聚力和全球影响力,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杨浦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以“有界的复兴岛、无界的未来岛”为口号,吸引了全球1000多支团队报名,收到600余份创新提案。

9月30日,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复兴岛船台公园开幕。(新华社记者 陈浩明摄)

600余份提案背后,是人们对这座“未来岛”的无限想象。眼下,以复兴岛为核心的黄浦江滨江中北段规划研究正在加速推进。根据规划草案,杨浦滨江中北段将成为上海主城区功能聚焦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

在产业布局上,复兴岛积极开辟新赛道。岛上已开通至苏州昆山、浙江嵊泗等地的低空航线,成为长三角低空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这一布局不仅强化了区域连接性,也为“量子城市”提供了现实应用场景。

“复兴岛的未来,将是一个充满活力、绿色低碳、智慧便捷,同时保留独特城市记忆的‘未来岛’。”成元一说。

探路超大城市治理新范式

随着“十四五”规划进入收官阶段,复兴岛这片曾经的“战略留白”区域正焕发勃勃生机。在近期举行的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新闻发布会杨浦专场上,复兴岛的规划建设成果成为焦点。这座“留白岛”正锚定“数字智能岛、设计艺术岛、人民城市岛”的定位,全力打造国际创新创业集聚区。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量子城市”成为上海创新城市治理的探索路径之一。杨浦区委书记薛侃表示,复兴岛将锚定未来城市创新实验场、新质产业领航地、复合功能先导区的战略定位,为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率先探路、积累经验。

“我们诚挚地向全球顶尖的创新创业孵化器、充满潜力的新兴孵化机构发出邀请,期待大家共同加入这片充满机遇的热土。”在30日的开幕式现场,杨浦区区长周海鹰向全球创新创业人才发出邀约。据介绍,杨浦区将依托岛上30万平方米存量工业建筑、2500间预留人才公寓的独特禀赋,充分开发利用存量空间资源,加强创新创业转化,打造全球城市更新和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标杆。

空中俯瞰复兴岛。(受访者供图)

大会现场还发布了杨浦“四个营造”行动计划:营造全链条的“创业加速场”,打造从“一个工位”到“一栋总部”的全周期空间;营造强链接的“技术策源地”,引进全球新型研发机构;营造高效率的“价值转化港”,提供概念验证、市场对接等一站式服务;营造有温度的“科创朋友圈”,组织行业峰会、技术路演和社群活动,打造宜居宜业的创新环境。

杨浦滨江置业执行董事徐少明介绍,杨浦滨江正构建“一岛两翼、双轴联动”的发展格局,复兴岛将与滨江南段活力带、中北段创新带共同构成完整的发展体系。在这一格局中,全长15.5公里的杨浦滨江岸线将形成功能互补、产业联动的整体发展态势。“随着复兴岛开发的深入,它将与滨江南段连成一片,吸引更多资源入驻。”徐少明说。

行走在今日的复兴岛,生态底色与科技亮色相融,历史年轮与未来蓝图交汇。这片曾经的“战略留白”区域,正以一场由顶层设计引领、科技创新驱动、全球智慧参与的综合实践,为超大城市治理提供一份充满温度与智慧的“上海方案”。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