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规划资源 > 文章详情

市规划资源局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住宅品质提升的规划资源若干意见》

转自:上海规划资源 2025-09-30 19:12:04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住宅品质提升的规划资源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五个方面提出17项具体措施,助力上海住宅品质不断提升。

工作目标

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根本遵循,紧扣上海超大城市发展实际,落实“上海2035”总体规划,将“人民城市”理念融入住宅建设各个环节。引导推进住宅的高品质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坚持民生需求导向。积极回应市民对居住舒适性、配套完善性、社区宜居性的多元期待。

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塑造有文化底蕴和时代特征的城市风貌,打造精品街区社区。

促进行业理念提升。引导住宅建设相关单位更多关注高品质的设计,打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空间。

关键举措

《意见》通过提升设计与管理理念、创新空间设计引导、优化管理规则标准、激励社会多元共治、强化部门协同效能等创新举措,在城市街区、社区环境、居住空间、存量更新、服务治理五个方面实现体系化提升。

(一)加强城市设计,打造富有活力的宜居城区

分类分区设计:对于“一江一河”滨水区、历史风貌保护区、乡村郊野地区等区域差异化发展目标,因地制宜明确空间布局、城市天际线、建筑风格、色彩、第五立面等城市设计要素。

街区活力激活:单一住宅地块在满足配建要求后,可沿生活性街道新增对外开放的文化、娱乐、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加的计容建筑面积不超过合同约定项目总面积的1%-3%(需补缴相应土地价款),促进地区活力提升,方便市民日常生活。

优化高度控制:统筹规划住宅区建筑布局和整体风格,构建高低错落的城市天际线,沿道路转角、重点地区和城市设计重要节点,可局部提高建筑高度。

细节品质提升:明确住宅外立面采用干挂石材、金属、陶板等高品质材料的,其饰面层不计入容积率,有利于丰富住宅外立面的整体效果;鼓励建筑山墙、檐口、门窗等部位增加细部设计。

(二)提升环境品质,营造有归属感的美好社区

公共空间释放:倡导人人参与、开源社区、设计灯塔行动,构建全龄友好的社区生态;多高层住宅底层架空层、风雨连廊用作公共用途的,不计入容积率;公共服务配套用房、住宅底层、公共通道两侧等空间可用于设置体育健身、老幼活动、生活市集、快递收寄等功能。

慢行空间优化:通过便捷的慢行系统连接住宅小区与公共交通站点、社区公共配套;完善口袋公园、街角广场、慢行小径等,提升慢行品质;机动车、非机动车地下车库出入口顶棚、地下车库出地面楼梯和电梯的遮雨棚,其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

生态韧性建设:倡导海绵韧性理念,通过坡地绿化、下沉庭园、立体绿化、屋顶花园等手法等打造生态景观;小区半地下室及底层架空层车库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市政设施结合绿化隐蔽处理并移交政府的亦不计入容积率。

(三)完善住宅建筑功能,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

提升阳台品质:合理设置生活阳台和工作阳台,每户阳台总面积不大于该户型建筑面积的10%,且不大于16平方米的,面积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入容积率,户型建筑面积小于80平方米的,可以设置总面积不大于8平方米的阳台。

优化设备平台:优化住宅室外存放空调室外机等设施设备的机座板、设备平台配置要求,满足实际尺寸需求并方便工作人员安装检修,明确空调室外机平台(每户≤2.5平方米且无围护结构)不计入建筑面积。

塑造第五立面:鼓励结合屋顶露台、屋面绿化一体化设计。在满足日照规定的前提下,用以遮蔽水箱间、楼梯间、电梯间、机械房等突出屋面的附属设施的格栅、网架、镂空盖顶,其立面及顶面透空率大于50%的,不计入建筑高度。

绿色技术集成:鼓励新建住宅融合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等技术。鼓励配置健康住宅技术体系,包括新风系统、净水设施、隔音降噪措施及无障碍设计,保障室内环境质量。

(四)实施城市更新,促进老旧小区功能焕新

提升老旧小区环境:老旧住宅小区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增设无障碍设施、适老化改造、增设垃圾房及门卫岗亭等,无需办理规划审批手续。

完善老旧住宅功能:划拨用地老旧住宅更新改造、拆除重建后增加套内面积的,保留划拨性质;出让用地老旧住宅更新改造后超出住宅项目最低标准的,增加的建筑面积经评估后补缴相应土地价款即可。

(五)提升服务和治理水平,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闭环

优化设计实施管理:针对架空层、风雨连廊、空调机位、设备平台、阳台、立面饰面层等部位,需在申报图纸中提供详细设计说明。不计容积率的建筑面积应在分层面积表中备注清晰,并在“多测合一”测绘成果中予以标注。

提升社区智慧水平:鼓励结合量子城市时空智能应用场景,推进在线物业管家、报事报修、停车引导、快递配送等应用落地,打造智慧化社区平台。

加强长效监督管理:政策明确开发企业、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的权利和义务,强化长效管理,共同维护社区整体品质与安全。

本次出台的《意见》,聚焦优化方案设计、提升环境品质、完善服务配套、增强社区活力,以高品质住宅助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

后续还将发布针对五个方面17条举措的详细解读,敬请期待。

(供稿:建管处)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政策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