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作推进以来,虹口区各街道立足辖区实际,以网格为单元,联动多方力量,延伸治理触角,多措并举提升网格治理效能。让我们一同回顾8-9月各街道的治理亮点和成效。
“房子修好了,住着踏实,心里也亮堂了。”一位居民的话语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日前,四川北路街道东江湾路300弄的房屋经过修缮,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更深化了军地合作,守护了城市文脉,让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切实提升。
这处特殊的建筑,既是部队房产,又是区文物保护点,修缮工作需在安全与文保的平衡中紧急推进。第一综合网格依托“多格合一”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各部门明确分工,紧密协作,形成合力,快速出具检测报告,制定工作方案,加速审批程序,妥善安排居民外搬,各环节无缝衔接。在修缮过程中,更是注重精细化管理。专业团队勘察后量身定制方案,施工严格遵循规范,科学安排作业时段以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网格力量与居民代表共同参与监督,使得修缮工作顺利完成。
“甜爱路上的101株水杉,春夏是‘颜值担当’,可长太快就成了‘安全隐患’——树枝刮断电线、落叶堵塞排水,居民提心吊胆,我们想处理又得协调好几个部门,光靠街道一家难推进。”街道表示。
如今,第三综合网格依托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机制,把各方力量请到一张圆桌前召开协调会。区绿化部门牵头,联合多单位“会诊”水杉问题,最终拿出“分区域差异化”修剪方案。整治过程中,各单位更是无缝联动:供电公司提前为电线套好绝缘管,筑牢施工安全防线;街道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与居民沟通解释,同时安排专人在现场驻守协调;停车公司及时腾空周边车位,为作业车辆腾挪空间;交警全程在周边路段疏导交通,保障通行秩序;施工队伍则特意避开早晚出行高峰,还同步采取降尘、降噪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近半个月的精细作业后,水杉带来的安全隐患彻底消除,甜爱路的浪漫风貌丝毫未减,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真正实现了诗意与安全的完美平衡。
“过去,新小区居民盼着能在家门口买菜,可周边居民又担心建菜场影响环境,我们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想推进项目却缺少能把各方想法拧成一股绳的纽带。”街道表示。
今年以来,依托党建引领“多格合一”,第一综合网格主动担当“指挥部”角色,从方案制定到落地实施,全程联动各方力量聚力攻坚。梧州、海伦、垦业居民区党总支通过一次次居民恳谈会、意见征集会,将群众诉求清晰摆上台面。他们不再局限于“传声筒”功能,更成为深度协调便民需求与环境品质平衡的“调解员”,最终将方案优化为“生鲜超市+品质配套”的综合模式。方案确定后,在区商务委、区绿容局等多部门协同助力下,不仅成功引入“荟选集市”品牌(其中生鲜品类占比超60%),还专门开辟了店招审批绿色通道,优化了垃圾清运路线,全力保障商户快速入驻。同时,物华街区党支部积极延伸服务链,通过“线上推广展示+线下进社区”等举措,持续增强居民对商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为了固化这些成果,第一综合网格还引导商户开展自治,将垃圾分类等工作纳入日常巡查范围,持续探索从“共治”到“共享”的长效机制,让“人民城市”的理念在便民生活圈中结出丰硕的幸福果实。
“消防楼梯是违章吗?”“工程有没有超红线?”街道某民办养老院消防整改的“居民圆桌会”正热烈进行,居民们围着圆桌接连发问。工作人员拿出规划图,联合多部门现场解答,紧张气氛渐渐缓和。
该养老院受建设年代限制,现有消防通道宽度、疏散路线等指标已不符合现行消防安全规范,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消防部门多次提出整改要求,但却因居民种种疑虑,工程停滞。对此,第二综合网格联合区规资局、区消防救援局、区民政局、区建管委等多部门及社区代表,通过专题协调厘清红线边界、明确施工标准,并召开圆桌会议集中回应居民诉求,推动整改工程顺利实施,消防安全隐患得以消除,居民权益得到保障。
此次整改推进,为基层治理提供有益借鉴。面对民生矛盾,需打破部门壁垒,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合力;要搭建直面群众的沟通平台,主动回应诉求、消除疑虑;更要引导居民参与共治,变“被动抵触”为“主动支持”,方能实现民生项目落地与群众权益保障的双赢。
日前,星荟中心31楼多功能会议室内暖意融融,街区餐饮商户代表捧着特色菜单交流,酒店负责人认真翻阅《美食金选指南》样册,新就业群体代表不时点头提问——这场汇聚多方力量的发布活动,正式拉开了乍浦路-昆山路街区“美食金选”联盟运行的序幕。
此前,第一综合网格面临治理与服务双重难题:餐饮商户环境、卫生、油烟等问题多,治理效果反复;经济型酒店无配套餐饮,难满足游客美食需求。为破解困境,网格以党建为引领,打出“资源统筹+机制创新+社会参与”组合拳。资源统筹上,组建“美食侦查队”和“复核评议小组”,筛选出13家优质餐饮商户;机制创新上,召开街区议事会,确立服务指南,设计商户个性LOGO并签署“联合公约”;社会参与上,推动餐饮商户借酒店扩客源、酒店凭指南提升住客满意度,网格联动多方保障服务落地。
如今,“美食金选”联盟不仅带动商户主动优化,缓解治理压力,更通过指南投放解决游客需求,激活商圈流量,让政府、商户、酒店、居民凝聚共治合力,为街区治理注入新动能。
高温炙烤下,市民对清凉补给、便民服务的需求愈发迫切。第三综合网格以需求为导向,联合轨道交通3号线虹口足球场站、轨道公交东宝兴路站治安派出所、上海家电维修协会等,在轨道交通3号线虹口足球场站地铁站厅设服务咨询台,推出系列便民举措。街道办宣传生态理念,用生动案例讲解绿色生活,尽显责任担当;轨道公交派出所摆起安全知识展板,结合案例普及防骗、出行安全要点,送上安心;家电维修协会的师傅们现场拆解、检修小家电,精湛手艺赢得市民点赞,彰显匠心;志愿者们发放无偿献血手册,讲述爱心故事传递温情;还有免费饮用水、政策手册随时取用,点滴关怀暖人心。
“天热出来办事,在这儿能喝上口凉水,坏了的小风扇也修好了,真是太方便了!”一位刚修完电扇的阿姨笑着说。
秀苑小区内部主干道近期出现多处明显凹陷,形成若干坑洼区域。该路段是车辆出入及居民日常出行的必经通道。每遇降雨天气,凹陷处便会形成积水,给居民带来了出行的不便及一定的安全隐患。对此,第三综合网格积极介入,先组织人员勘查,认定凹陷由前期燃气公司施工回填不实导致,随即联系燃气公司通报情况,同时对接社管条线,协调第三方拟定应急修补计划,并通过“吹哨报到”争取上级支持;区房管局接到“哨声”后,立即派施工队伍现场勘察,制定“先应急修复、后彻底解决”方案,很快施工人员完成应急修补,路面恢复平整、积水问题解决,后续还计划待小区雨污分流工程完工后,对路面开挖重整、铺设沥青以实现永久性修复。
此次处置通过“未诉先办”消除隐患、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分步实施标本兼治,不仅提升了居民满意度,也为其他社区治理提供了参考,彰显了社区治理精细化与高效化的重要性。
场中路(逸仙路-水电路段)是江湾镇街道辖区的交通干道,此前因树根膨胀,树穴盖板不平整,本就狭窄的人行道隐患重重。面对这一跨部门难题,第二综合网格依托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机制,联动区绿化中心、区市政水务中心及相关部门协同处置,制定整治方案。区绿化中心先行完成树根修剪与树穴盖板更换,区市政水务中心随后跟进修复破损道板,实现工序无缝衔接。目前已完成28处点位整治,人行道恢复平整畅通,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还提升了街区环境品质。后续,街道也将持续做好常态化巡查维护,巩固治理成效。
虹口区各街道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在攻坚克难中创新模式,在贴近群众中汇聚动能,推动社会治理持续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