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规划资源 > 文章详情

【城市设计】创意交锋,名师引航|复兴岛全球设计大师赛抢先剧透!

转自:上海规划资源 2025-09-29 22:07:31

【抢先剧透】

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于9月30日盛大启幕!主展场复兴岛,变身科技与艺术交融的“量子城市”实验场。「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的创意作品进驻复兴云厅,开启一场未来城市的展演,600+作品均将呈现。

不过,想知道这些未来感满满的作品,在登台亮相前经历了怎样的“孵化”与“升级”吗?这一切,都要从今夏那场紧张刺激的复赛深化与导师辅导说起……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1

复赛启程,从天马行空转向实景落地

秋意初显的九月,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迎来了火热的中期辅导阶段!自3月启动以来,大赛已完成海选和混合组队,49支顶尖团队成功晋级复赛。8月到10月,一场接一场的导师辅导密集上演,辅导工作聚焦一个核心“让创意落地”

复兴岛的提案,不只是图纸上的未来之城,而是要孵化成为可实践、可迭代、可推广的“未来城市试验区”,我们立志于让未来技术在这里一步一步转变为让所有人都能看得到、可体验、可评价的实景呈现。

海选阶段天马行空的畅想,在复赛阶段,都需要回归到真实的落地过程。来自不同领域的导师团携神秘飞行嘉宾,会反复追问选手,关于用户需求的真实性、技术方案的实现性、商业模式的可行性与持续运营的可能性

02

全明星导师团亮相,

多维度赋能作品迭代

        9月,14位行业大咖组成跨界导师团,分别来自科技创新、艺术策展、传媒运营和空间设计,真正实现“多专业混合组队,全方位资源注入”。

科技创新

陈海明

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

陈怡星

阿里云智能资深产品经理

杨苓

上海市杨浦云计算创新基地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丁轶婷

水木清华种子基金合伙人

刘斌

云原生技术专家

空间设计

奚文沁

上海数字城市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沈璐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副院长

孙乃飞

美国SOM城市设计资深副总监

李南

华建集团现代院副总建筑师

刘晓嫣

雄安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景观生态分会秘书长

艺术策展

程雪松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徐薇

著名策展人

传媒运营

唐志平

波克城市游戏制作负责人、美术总监

沈从乐

上海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主编

两天密集研讨,同学们不仅得到方向指引,更体验了一场跨学科思维碰撞,从人文关怀到科技硬度,从设计美学到商业闭环,“多元融合、务实创新” 成为贯穿始终的关键词。导师们金句频出、妙策连连,带资源、带视角、带机会,真正成为团队背后的“智囊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3

全维度城市话题,

引发技术、商业、伦理深度思考

话题1:世界是不确定性的

当AI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城市命运的共建者,我们是否会告别那个由一张蓝图定终身的城市时代?城市会变成真正的生命体,能够感知每一刻流动的需求,并实时调整自己的形态;也许从既定的现在,我们将踏上不一样的平行宇宙;也许在同样的世界,我们能收获不一样的体验。无论是通过“量子城市”的宏观动态规划,还是“智子矩阵”般可编辑的微观空间单元,理想中的复兴岛都不再是一座凝固的纪念碑,而是一首永远在续写的诗篇。明天醒来,我不想再看到那个日日如斯的世界,我希望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然而,这迷人的愿景背后是深刻的权力与规则之问:

1.AI究竟是充满创见的“共创者”(运动员),还是公允无私的“评估者”(裁判员)?

2.这套响应系统是应作为普惠的公共基础设施,还是可定价出售的个性化服务?

3.当城市以“效率”之名动态演化,谁的需求被优先响应?那些不善于用数据表达自我的群体,他们的“安静”需求是否会被系统性地忽视?

4.我们是否准备好接受一个可能不完全由人类意志主导,而是与人共生的城市智能?

话题2:可持续的能源与循环代谢

如果未来的城市能够像自然生态系统一样,把每一个“废弃物”转化为滋养自身的养分,让每一次呼吸都与碳汇相连,那会是怎样一幅图景?这些方案试图将复兴岛打造成这样一个“代谢”实验室:能源如血液般在漂浮的“云朵”与共享的“插座”间自然流动;废弃的工业遗存不再是负担,而是可重铸为艺术装置与碳汇花园的宝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但循环低碳的梦想需要坚实的技术和商业支点:

1. 如何将“漂浮光伏气球”这样的浪漫构想转化为稳定、可靠的工程参数?

2. “垃圾-资源”全生命周期循环系统是否真正能被精准地追踪和获取?

3. 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在哪里?是依靠政府补贴,还是通过碳积分交易、再生材料销售或提升空间价值来实现商业闭环?

4. “无废”的崇高目标,如何能真正下沉为每一位居民可感知、可参与、可受益的日常生活?

话题3:科技让城市服务重获“温度”

在科技日益冰冷的精确性面前,我们如何守护那些模糊却至关重要的人情味?这些提案试图用科技缝合被现代生活割裂的社群:通过智能种植体系连接家庭三代人的情感,为网约车司机提供有尊严的“生态驿站”,打造能感知情绪的“心灵智岛”。它们追问:科技除了提升效率,能否更细腻地回应人的情感与尊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这一命题的落地充满张力:

1.难点不在于实现单点交互,而在于如何确保非接触感知、AR等技术的普惠性,避免制造新的使用门槛。

2.一个为网约车司机服务的驿站,其成本由谁(平台、政府、司机)来承担?

3.一个家庭共育花园,能否衍生出足以支撑自身运营的增值服务?

4.当很多个人的需求被放到公域空间的使用决策面前,谁来决定权重的分配?

话题4:当机器成为“新岛民”,我们如何共处?

当无人机成群掠过天空,送货机器人与你并肩等“红灯”,城市的面貌与规则会如何改写?这些构想复兴岛为人机文明的先行试验区,思考如何为这些“新岛民”设计专用的起降场、通行规则和友好导则。这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一场关于共居的社会实验,也许这里将诞生中国首部《人机友好城市导则》……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成功的共生取决于我们如何回答几个关键问题:

1.必须证明“为什么要飞”?低空经济需要清晰的场景和价值:是通勤交通的模式颠覆,物流效率的极致提升,还是创造独特的旅游体验?

2.《人机友好导则》的底层逻辑是让机器更好地服务人,还是预示着一种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全新城市文明?

3.如何确保绝对安全的底线,如何建立可靠的低空交通管理系统和机器之间的通信协议?

4.人机友好城市是一个长期的共创命题,要让它真正落地,核心在“联盟”。共创机制是什么?联盟将如何形成?

话题5:水岸空间的文化与生态复兴

水岸是城市的灵魂界面,连接着历史的沉淀与未来的流向。这些方案不甘于将堤岸仅视为防洪工程,而是将其重塑为一条“开放的博物馆走廊”,让校城共享的活力在此流淌,让每一段岸线都能承载现代生活的色彩与梦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实现这一愿景需要巧妙的平衡:

1.防洪的闸坝设置和自然的岸线生态如何共生?

2.横穿运河的线性博物馆如何缝合两岸?

3.校园的安全性与滨河的开放性怎样平衡?

话题6:可交互环境艺术的公共参与

艺术不应是高高在上的凝视对象,而应是一场可触摸、可改变的城市游戏。这些提案让光影随你的编辑而流淌,让雕塑因你的触碰而变化,让声音因你的情绪而不同。它们试图将公共艺术从静态的“物体”转变为动态的“事件”,这里是否能成为一场场所与需求的“对话现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这场对话的深度决定了空间的品质:

1.可持续的内容策展生产机制如何保障?

2.当艺术走向“人人可共创”,我们面临策展权力的让渡。这将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自由市场”,还是需要对内容进行筛选与引导?

3.在不扼杀创造力与参与性的前提下,如何维护公共空间的审美品质与文化导向?

话题7:在虚实交互中玩转复兴岛

如果复兴岛在物理空间之外,还拥有一个数字孪生的“镜像”,那里时间可逆、身份可变、叙事无穷,那么岛屿的生命力将如何被重新定义?这些计划构建了从“元宇宙音乐节”到“数字浮岛”的沉浸世界,让每个登岛者都能成为创世者,用数字身份参与岛屿的演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这个数字新大陆的治理规则亟待探索:

1.构建一个低延迟、高保真的虚实融合体验,需要强大的算力与通信基础设施作为骨架。

2.要打通虚实之间的价值循环。线上积累的积分能否兑换线下的实物商品?虚拟世界孵化的IP创意能否真正落地为实体空间改造?一个能反哺现实的元宇宙才具有长期价值。

3.偶发聚集的活动是否能变成长期驻留的产业?热点活动聚集的人群,是否能驻留在此长期创作?

04

奖项虚位以待,

精彩创意静候投资人领养!

未来2个月,大赛赛程全面升温、进入白热化阶段,选手们将全力冲刺决战11月公开竞演,上演“金苹果争夺战”!这并非只是创意的展示会,而是真实的“方案交易会”,是一场创意与资本直接对话:

届时,现场会直接角逐出代表最高荣誉的4席“评委会大奖” ;

同时,大赛首次引入极具看点的 “投资人领养”赛制! 一批产业基金、投资人和政府业主现场坐镇,组成“超强评审团”,为心动的方案点亮 “创意金苹果”——这不仅是奖项,更是获得投资意向、采购合约或资源支持的起点!

市规划资源局和杨浦区全力投入,助力选手在11月的公开竞演中脱颖而出,为选手们铺就一条“展示-对接-孵化”的全链条赋能通道,助力创意团队从赛场走向市场!

9月底

全面亮相

600份创意作品成果亮相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让每一份巧思都被更多人看见。

10月中旬

直面机遇

复赛公开竞演于复兴会堂举办,选手直面投资人、政府代表及主流媒体,优质项目有望获得深度报道及直接投资对接。

11月

城市设计大会

圈层顶流

优秀作品亮相行业盛会,进入专业圈层传播,链接更多产业资源与合作伙伴。

12月

以后

落地生根

年终实景展览与论坛,创意从图纸走向实景。优秀项目将获得长期运营支持,并有望纳入复兴岛常设展示与试点名录,真正落地生根!

05

未来已来,

共同打造一座“可生长的未来之岛”

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不只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持续数月的创新孵化营。它汇聚创意、技术、资本与政策多方力量,为青年设计师、艺术家、科技人提供梦想落地的最佳土壤。从这里走出的方案,或许明天就会点亮复兴岛的某个角落;而那些关于智能、低碳、人文、共享的未来城市想象,也正藉由这次大赛,一步步走向现实。

这场关于未来的探索之旅

已全面开启

请锁定艺术季展览,先睹为快

十月竞演,见证优秀方案脱颖而出

邂逅梦想照进现实!

我们相信:

每一个伟大城市文明进化,

都从一次勇敢的乌托邦创想

和实践开始。

大赛官方平台持续更新,

欢迎全程追踪、见证历史,

不要错过每一个精彩瞬间!

(来源:详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