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王圻:学识广博,藏书万卷丨闵行情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9-29 22:03:36

时光流转
当年蟠龙塘畔的紫薇花
争相绽放的景象早已成为过往
在书中我们却得以
重新走近紫隄村
领略这方土地独特的人文历史之魅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二十九季,我们邀请了闵行区实验小学的学生来诵读《老巷陈香辑·风过紫隄暖》今天,你将听到的是《王圻:学识广博,藏书万卷

王圻(1530—1615),字元翰,号洪洲,明文献学家、藏书家。祖籍嘉定江桥。幼年就读于诸翟,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授清江知县,调万安知县,升御史。以敢于直言,言行与宰相张居正等相左,黜为福建佥事。继又降为邛州判官。张居正去世后,王圻得以复起,任陕西提学使、神宗皇帝的傅师、中顺大夫资治尹,授大宗宪。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王圻辞官回里,朝廷赐建十进九院府第,隐居吴淞江之滨的梅花源。因在村里植梅万株,谓之“梅花源”,自号“梅源居士”,以著书为事。耄耋之年,仍点灯帐中,彻夜写作。以聚书、著述为事。“犹篝灯帐中,丙夜不辍”。

他学识广博,编《续文献通考》254卷,成于万历十四年(1586)。兼采《通志》之长,仿《文献通考》体例,又多分出节义、谥法、六书、道统、氏族6门,计30门,年代与《文献通考》相接,上起南宋嘉定间,至明万历初年止。记载较杂乱,但收集资料较多,明代部分尤为丰富。

王圻个人收藏图书甚富,万历间他与宋懋澄、施大经、俞汝楫并称上海四大藏书家。

王圻与其子王思义合编《三才图会》106卷,14门,即天文、地理、人物、时令、宫室、器用、身体、衣服、人事、仪制、珍宝、文史、鸟兽、草木十四门。每一事物,写其图像,加以说明。图文互证,细大必载,足资钩稽。清代陈梦雷纂《古今图书集成》,颇采摭其图说。《三才图会》其中考证历代宫室、器用、服饰、珍宝,绘制成图,为后世研究古物、古建筑者提供了重要资料。

《三才图会·引》(资料图片)

王圻主纂明万历《青浦县志》,这是青浦县的第一部县志。他的孙子王永侯,是康熙间诸生,承其祖父遗书,手辑藏书万卷,蝇头细书,考校至老不衰。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二十八们邀请了闵行区实验小学的学生来诵读《老巷陈香辑·风过紫隄暖》。紫隄不仅有华漕小锣鼓、皮影戏、漆器艺术等民间传统艺术,还流传着大量诸如谢家巷头大银杏、吾东殿、纸兵纸马以及半节金链条等民间传说,这些情节跌宕的民间故事折射出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本书作为“发现闵行之美”文史丛书“老巷陈香”辑的组成部分,主编收集、整理、撰写了大量关于紫隄风物、民俗和历史故事,来还原这块土地的历史风貌。

2025年9月起,第二十八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朗读:闵行区实验小学莘松校区 杨甲米
编辑/初审:陈依婷

复审:石思嘉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