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监狱 > 文章详情

这个“双节”,金牌师徒,共护平安!

转自:上海监狱 2025-09-29 15:56:13

警营里

师徒传承连接着两端

一端连着峥嵘岁月

一端伸向崭新未来

监狱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

每当遇到困惑

师父就是那个一直拉着你走的人

读懂这份良苦用心

往往就在某个瞬间

可能是师父一句看似寻常的叮咛

亦或是习惯性动作

却用言传身教为青年民警从警路上

树立标杆

又到国庆、中秋“双节”

每到坚守时

总能想起入警那年

师父对我说的话……

师父:冯玉杰 32岁 四岔河监狱四监区

徒弟:关津昊 25岁 四岔河监狱教育改造科

记得入警时,监区给我配了个师父,一看比我大不了多少。初到监区感觉环境严肃,也许因为年龄相近,师父让我感到特别亲和,我很快安下心来,稳稳迈出从警第一步。他教我:“高墙里,规则是底线,但真诚才是叩开心扉的钥匙。”

在我眼里,师父个“全能型”。无论繁杂的文书制作,还是监区突发状况,他总能从容应对、细致处理。他常说:“小细节连大安全,多走一步,就更踏实一分。” 如今,我岗位调整到教育改造科工作,但与这个亦师亦友的师父,依然经常联系,困惑时喜欢向他倾诉、听他分析,他让我真正懂得监狱警察这份职业的厚度与温度。

师父 董蓓 2008年入警 未管所三监区

徒弟 张扬扬 2023年入警 未管所三监区

很幸运,入警第一时间,监区为我指定了董蓓老师做我师父。刚承包监组时,我总想靠一两次谈话就让封闭的罪犯敞开心扉,却一次次碰壁。而我师父,却日复一日把关心落到实处,哪怕对方毫无回应。直到一年后,那个年轻的罪犯终于开口说了句“谢谢警官”。

师父常叮嘱我:“别指望一次浇灌就能让种子发芽,我们要做的,是持续、耐心地提供生长的可能。”这句话,让我学会了用时间的尺度,去衡量这份工作的价值。

师父 张奕华 47岁 吴家洼监狱三监区

徒弟 于多 25岁   吴家洼监狱三监区

我的师父张奕华是监区教导员,初到监区,他主动做了我的带教师父。有次我和师父一起值班,两名罪犯因琐事起了争执,“剑拔弩张”时,我热血上涌就要冲进去,师父一把拉住我:“沉住气!”

他无声靠近,停在门框暗影里,轻声对我说:“三步是安全线,既护自己,也镇得住场。”事后他提醒我:“第二次冲突,常发生在大家以为矛盾解决之时。”师父总说:“监狱警察不是驱赶黑夜的人,而是持灯守夜的守夜人。警服是灯塔,清醒与距离,是心里永不熄灭的警惕之灯。”

师父:李馨 37岁 军天湖监狱二监区

徒弟:陈磊 27岁 军天湖监狱二监区

入警五年,我和师父李馨一直在同一监区。他是监区长,更是我的良师益友。担任监区长后,师父与大家商量,把“做小事、做难事、做好事,做改变人的事”作为监区队训。

刚入警时我做事毛躁,他总一边说“小事要做扎实”,一边手把手教我规范流程,一遍不会就再来一遍。他常说:“要牢记队训,每一件小事,都连着监管安全和教育改造成效,马虎不得。”如今我也成了新警的师父,而队训和师父的话,我也会传下去。

师父:裴亚男 08年入警 女子监狱五监区

徒弟:管凡赛 21年入警 女子监狱五监区

记得刚入警时,我是师父裴亚男身后的“小尾巴”。她走到哪,我跟到哪,学她如何与那些自诩“见过世面”的女犯周旋。第一次独立承包监组,面对比我年长十几岁的女犯,心里真打鼓。

师父对我说:“别怕,监管安全的底气,来自对每个细节的洞察、每一次不厌其烦的谈话。你放手干,后背永远有我。”这份底气让我褪去青涩,在复杂情况前也能沉心应对。

师父:刘雪梅  2006年入警 南汇监狱七监区

徒弟:潘欣依  2024年入警 南汇监狱七监区

一年前到南汇监狱工作的场景历历在目。第一次面对高墙里的监管环境,心里有些激动又有些迷茫。监区委派楼面警务组警长刘雪梅当我师父。很快,师父读懂了我的小心思:“没关系,你只管做,后面有我呢。”从此这句话师父经常说,就像定心丸,托住了当时的我。

第一次现场独立执勤时,师父为我开了小灶“眼里要有细,心里要有稳”,更告诉我面对情绪激动的罪犯,“先把她当作需要引导的人,再去谈管理。”如今,这些叮嘱已化作我工作的底色,让我在岗位上坚定前行。

师父:顾松涛,47岁,宝山监狱七监区

徒弟:王立擎,28岁,宝山监狱七监区

我的师父顾松涛,是监区教导员。刚来时我做事毛手毛脚,他总在手边带我,清监、谈话、讲评,一点一滴地教。他说:监管无小事,真本事都在细节里。无论是现场巡查还是监控抽查,摸清罪犯的细微变化,才能把准犯情。

马上我要去异地支援了,始终记得师父那句话:“把每件平凡小事做好,本身就是不平凡。”我会带着这份踏实,走好自己的从警路。

师父的话如灯,照亮从警每一步

如今——

师徒并肩,接力忠诚

致敬监狱警营里的每一对师徒!

这个“双节”

一同守护国与家!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监区里当他知道女儿收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

2、全国最早、上海唯一的出监监狱里,民警有哪些“金句”送给即将“毕业”的他们?

3、七年无违纪的他怒摔塑料凳?民警就此展开“破冰行动”!

编辑:汤颖杰

供稿:四岔河监狱赵学鹏、吴家洼监狱张盼盼、未成年犯管教所林芝瑜、军天湖监狱王康、女子监狱张伊婷、南汇监狱刘永龙、宝山监狱陆鑫尧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