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的是邻居,看的是自己,这样的展览才接地气!”家住美术馆附近的居民王阿姨,指着照片笑着说道。此次展览紧扣“居民拍、拍居民、居民看”核心,所有作品均出自社区摄影爱好者与普通居民之手:镜头下,既有清晨第一缕阳光掠过武夷路老洋房的温柔景致,也有傍晚“日咖夜酒”店铺前年轻人说笑的热闹场景;既捕捉到社区活动的热闹场景,也定格了重大活动里敬业守护的专注瞬间——这些满含生活温度的平凡场景,让观展者频频驻足,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此外,展览启幕与武夷街区亮灯同步进行,打造出“白天看展、夜晚赏景”的沉浸式体验。入夜后,位于武夷路337弄艺术墙上的街区地图灯箱清晰指引观展路线,为市民夜游武夷路带来更多的趣味。
回溯华漾美术馆的诞生,其本身便是武夷路治理升级的生动注脚。华漾美术馆所在的武夷路311弄,曾经电线杂乱、车辆乱停,还面临动迁基地改造与百年老洋房治理的双重难题。为破解环境乱象、填补社区文化空白,在区文旅局、华阳路街道等单位与居民的协同推动下,上海首家“弄堂美术馆”应运而生。
今年,华阳路街道进一步拓展美术馆的“艺术半径”:对美术馆入口连接处的“侬好·武夷”文化小广场,及相邻的武夷路337弄艺术墙面进行改造,让艺术从弄堂口延伸至整个武夷街区,实现艺术与生活的无缝衔接。
“美术馆不只是展艺术的地方,更要装下居民的生活。”华阳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市民而言,逛展之余喝一杯街区咖啡、尝一口特色小吃,在艺术与烟火的交织中,便能触摸到城市生活最鲜活、最温暖的模样。未来,华阳路街道将继续以“社区参与”为核心,组织更多文化艺术活动,让这里成为展现武夷路魅力、连接邻里情感的“文化客厅”。
撰稿:李媛媛
编辑:陈 莎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