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杨浦区教育学院报告厅内暖意融融、思想激荡,一场专为中小学生打造的“人人议事厅”在这里热闹开场。来自杨浦区多所学校的近百名青少年济济一堂,以“人民城市小小主理人”的身份,开启了一场充满青春朝气的“议事实践”,也让“人民城市・大思政课”在互动交流中落地生根。
作为杨浦区“人民城市・大思政课”整体试验区建设中的创新实践场景,本次活动走出传统课堂边界,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联结。
“建议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上海市河道垂钓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让河道生态保护有章可循”“针对老年人精神需求,可细化《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用AI记录子女探望频率但严守隐私边界,同时建立‘社区劝导-执法督促’柔性机制”……现场,平凉路第三小学、新大桥中学、市东实验学校、杨浦高级中学的学生代表前排就座,围绕“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见习居委会书记参与社区治理”“人工智能助力养老助老”“河道治理志愿服务”四大主题,分享自己团队精心打磨的议事项目。青少年们的发言既有童真视角,也有对人民城市理念的深度思考。
“以前思政课上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城市居委会组织法》,总觉得离自己很远,今天才发现,这些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社区里的真问题。”一位参与议事的学生感慨道。
活动中,青少年们不再是“被动听课者”,而是将思政课本上的“民主决策”“民主协商”等理论知识,转化为论证方案、提出建议的“实践工具”:有的结合调研数据说明河道垂钓管理的必要性,有的引用法律条文支撑养老服务优化建议,有的从“小居民”视角提出社区治理新想法。台上台下互动频繁,“师生”角色随时切换,大家围绕“人民城市如何治理、青少年如何参与”的“大命题”,碰撞出一个个充满创造力的“小见解”,让“人人议事厅”真正成为“行走的思政大课堂”。
这场“青春议事会”不仅有青少年的热情参与,更有“成长导师团”的专业护航。区民政局、区建管委相关负责人,定海路街道、平凉路街道嘉禄居委会工作人员,以及多位区人大代表现场“接单”,针对学生提出的“如何推动家校社协同”“河道治理如何长效化”等问题逐一回应,既肯定青少年的创新思路,也从政策落地、基层实践等角度提供专业指导,让孩子们在互动中进一步理解“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活动尾声,全场青少年化身“未来绘梦师”,围绕即将启动的“十五五”规划起草积极建言——“希望增加社区青少年科创空间”“建议完善校园周边绿色出行设施”“期待更多非遗文化进课堂”……一条条“金点子”承载着青少年对城市未来的美好期待,也成为“人民城市·大思政课”融入时代发展的生动注脚。
资料 | 区教育局
编辑 | 文茜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