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罗丹艺术文化发展中心举办一周年庆,《思想者》等6件法国国宝将延展半年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9-27 21:03:20


9月27日,罗丹艺术文化发展中心举办一周年庆,并免费面向公众开放。现场同步宣布重磅消息:经过中心不懈努力与法国文化部的友好协商,《思想者》《青铜时代》《夏娃》《巴尔扎克》《加莱义民》及《让・埃尔巨型头像》共6件法国国宝级藏品,改变9月26日结束的原定展期,将大幅延展至2026年3月26日,让更多观众有机会近距离感受艺术瑰宝的魅力。



去年9月28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法国馆化身一座新的文化艺术地标——上海市浦东新区罗丹艺术文化发展中心,并以精心筹备的“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作为开馆大展。寒来暑往,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市民游客,在“家门口”邂逅了教科书上的艺术杰作。



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年出生于法国巴黎,1917年去世。19世纪的欧洲,新古典主义风格盛行,罗丹凭借其对于真实和自然的不懈追求以及开创性的创作表达手法和雕塑语言,完成了对古典主义传统的超越,开辟了现代雕塑的新发展方向,被誉为“现代雕塑之父”。


本次展览共包括6个主要章节和2个特别章节,汇集雕塑、绘画、陶瓷、影像等106件作品,均为真迹。其中,《思想者》《青铜时代》《夏娃》《巴尔扎克》《加莱义民》《让・埃尔巨型头像》等均借展自法国罗丹博物馆,这些作品的原始版本首次在上海亮相。与此同时,如此多的罗丹代表作在同一展览中集中展出,在国内尚属首次。



罗丹不仅是伟大的雕塑家,还是一位对中国艺术有深厚兴趣的收藏家。展览中还特别呈现16件罗丹本人收藏的中国艺术品,包括他十分珍爱的观音像,以及隋唐陶俑、青铜器以及明清瓷器等难得一见的罗丹个人藏品,反映出罗丹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情怀,也体现了艺术无国界的精神。此外,展览呈现了17位与罗丹密切相关的艺术家创作的约30件作品,共同构成展览中“罗丹同时代的艺术群像”这一主题,让观众得以一窥19世纪和20世纪初雕塑艺术繁荣的图景。


值此一周年之际,法国罗丹博物馆馆长艾美丽・斯密耶通过视频向展览致以祝贺,肯定罗丹艺术对全球现代雕塑发展的深远意义。法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与科学事务公使衔参赞兼法国文化中心主任艾文鸿,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苏州博物馆名誉馆长陈瑞近,中心创始人吴静共同出席现场并为周年庆致辞,进一步阐述了国宝延展背后的文化交流价值,期待更多人走进展览感受罗丹艺术的力量。


除了免费参观展馆外,周年庆当天还面向市民游客举办三场限定活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讲师田嘉伟主讲《罗丹雕塑中的文学时空》里,解锁雕塑与文字的跨维对话;中庭展开“涂鸦球拍+匹克球体验”双重活动,让艺术与运动碰撞;“与罗丹一起造梦·艺术共创活动”中,大人孩子在涂鸦墙上尽显创意。以“罗丹”为名,文旅商体展融合在浦江东岸多元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