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金山自来水公司(以下简称“金山水司”)持续深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以保障全域供水安全稳定为核心,不断优化运行管护机制,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应急能力,紧盯农村供水关键环节,多维度发力,全力提升农村供水管护能力,为金山区居民生活和区域发展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供水保障。
一
织密供水管网,筑牢民生根基
金山水司持续完善农村供水设施,全力提升供水安全与稳定性。一是优化管网布局。紧密结合村镇拆迁与集中居住点建设进程,前瞻规划、同步实施供水管网建设,确保新建区域及时通水,彻底消除供水盲区。同时,系统梳理人口迁出区域的冗余老旧管道,实施合理化改造或封存,有效减少“跑冒滴漏”。二是构建监测网络。在农村小口径管网改造中,同步加设水质水压在线监测点,构建立体化监测网络,逐步实现农村供水智能化管理。三是全面推进DMA三级分区计量建设。通过加装智能水表与分区监控,实时监测各区域供水状况,迅速发现异常,显著降低管网漏损,提升运行效率。
二
精细运维管控,提升服务效能
金山水司强化精细管控与智慧化监测能力,深度融合GIS地理信息系统与SCADA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实现对压力、流量、水质等关键参数的实时感知与智能诊断。依托统一数据平台,实现隐患提前识别与秒级响应,大幅提升应急响应速度和调度科学性。同时,加强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水质监控与设备预防性维护,推动运维模式从“被动处置”转向“主动健康管理”,进一步夯实农村供水保障体系。
供水监管平台
三
对标城乡同质,厚植惠民底色
金山水司执行统一的抢维修标准与水质标准,打造城乡一体化供水服务。建立“30分钟到场”快速响应机制。2024年至今农村区域管网抢修任务全部实现“半小时到场、当日修复”;持续完善服务流程。依托24小时“金水热线”、网上营业厅等信息平台,实现用户诉求的及时响应与闭环管理,近年来工单处置及时率和满意率均保持100%;积极推进便民服务下沉农村。在廊下镇友好村村委会设立临时收费点,提供每月定点上门服务与便捷代收服务,有效满足农村居民缴费需求,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办理业务,切实提升服务体验与获得感。
水资源处、金山区水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