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表隐逸文化的竹林七贤,“住”进繁华的陆家嘴金融城,会产生何等“大隐于世”的奇妙体验?9月17日,“心史:竹林七贤的图像演进”展览在上海吴昌硕纪念馆揭幕。本次展览共呈现近20件(组)以“竹林七贤”为创作母题的展品,涵盖近现代书画、原版画集、文献、当代装置、当代摄影等类型,展现图像之演进、思想之变迁,与竹林七贤开启一场跨时空对话。
观众从展览中可见,在魏晋这个动荡的时代,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位名士因任性放达、轻世傲物,表达对世俗的反抗、对自我的坚守,后人因此尊其为“竹林七贤”。在南朝墓葬砖画上,七贤之像便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出现,此后便在图像史上延续不绝。早期作品多着力刻画个体性情与志趣;元代以后,摹写往山水景观与文人雅集倾斜,七贤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晚明清初,七贤反礼教的锋芒在图像中被削弱;至晚清,更是重山水而轻人物,仅以题识点出七贤之名。
“每个时代对竹林七贤有着不同理解,不同时代的艺术家都会把自己的情感、志向、期望都寄托在他所描绘的对象身上,因此竹林七贤的图像在不断演进。”本次展览策展人左靖认为,图像形式屡经转化,交织其中的,实是文人精神的递变与社会观念的流转。
本次展览中近现代书画、原版画集、文献等展品,特别遴选自海派艺术大师吴昌硕、任伯年、王一亭、钱慧安、钱瘦铁以及曾推动中日艺术交流的关东画派领袖人物桥本关雪的作品。此外,当代艺术家刘庆元、洪磊则用他们独特的艺术创作语言,描绘当代的竹林七贤图像,与海派艺术大师们的作品形成跨域时空的“对话”。“正如本次聚焦‘竹林七贤’的展览位于陆家嘴,而上海吴昌硕纪念馆则被摩天大楼环抱之中,古典之于现代,都形成了有趣的照应关系。” 左靖说道。
上海吴昌硕纪念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传承吴昌硕艺术精神”是该展2025年系列展览的核心命题。以“竹林七贤”这一独特的、跨越千年的精神文化符号为钥,该馆再次深耕这一课题,寻找其在中国艺术史中的发展脉络。展览秉持建馆初衷,坚守传统,兼收并蓄,为这栋百年建筑注入新活力,展现海纳百川、守正创新的海派文化精神。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21日,展期内将免费面向公众策划一系列的公共教育和雅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