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情感澎湃到言语无法承载,歌声不足以抒发,人们便会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舞蹈,是人类情感表达的终极形式。
两千多年前《毛诗序》中的这句“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道尽了舞蹈与情感之间最原始、最深刻的内在联系。
本周末,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0米层将迎来一场关于舞蹈与情感的深度对话。本次沙龙特邀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栎,带领我们探索“身体与灵魂的共振:舞蹈表演中情感表现力的多维构建与实践路径”。
· 沙龙主题 ·
身体与灵魂的共振——
舞蹈表演中情感表现力的多维构建与实践路径
· 活动时间 ·
2025.9.20 14:30
·活动地点 ·
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0米层活动空间
· 参与人数 ·
30人(微信免费预约)
· 主办单位 ·
上海美术馆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基地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
· 承办方 ·
成才与就业杂志
活动亮点
1、专家视角的多维构建
王栎教授将从舞蹈教学、创作实践出发,结合人类表演学的跨学科视角,解析舞蹈如何通过身体语言传递复杂情感,实现情感表现力的多维构建。
2、传统文化的当代解读
活动既扎根于传统民族舞蹈文化,又聚焦当代艺术实践,探讨身体、情感与文化的深层互动关系。
3、与舞蹈专家面对面
这不是一场单向的讲座,而是一次沉浸式的艺术体验。您将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感受舞蹈艺术如何打破言语界限,直击心灵深处。
· 嘉宾介绍 ·
王栎,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民间舞教育与表演研究。
社会职务:上海市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会员、PDE国际舞蹈大赛中国舞评委。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直播地址
本次活动将全程直播
欢迎扫下方二维码观看
项目介绍
“让民族文化源远流长——2025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系列活动项目,由上海美术馆、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基地主办,《成才与就业》杂志及11所民族文化特色中职校基地承办。该项目充分发挥基地的教育功能,让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传承教育活动走出教室,走进美术场馆,走近大众生活,同时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从海派绘画中汲取传统文化元素,开展“深度文化浸润+差异特色体验”活动,达到以文化人、培根铸魂的目标,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预约须知
★ 登录中华艺术宫“官方微信公众号”,点击【看展活动】-【活动预约】进行预约,名额有限,约满即止,每人每场仅限预约一次;
★ 活动当天请到现场寻找工作人员“扫码签到”。
★ 为减少预约名额浪费,90天内累计达到3次未签到,则15天内将限制预约其他活动。
供稿:张娜 | 编辑:王璐
主任编辑:吴雯雯
当前展览
49米层艺术教育长廊
“我心中的敦煌”绘画作品展
41米层艺术教育长廊
世博双城·樱花对「画」白玉兰
——2025青少年国际创意艺术大展
41米层展厅
上海现代
0米层15、16展厅
万象本色——“中国白·德化瓷”
上海艺术大展
0米层E空间
《山海经之烛龙秘境》
沉浸式裸眼3D装置艺术展
/ 开放时间 /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进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交通信息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
/ 地铁路线 /
地铁8号线-中华艺术宫站
停车可至洪山路停车场
(收费和开放信息以当日为准)
/ 咨询热线 /
400-921-9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