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全球海事业风向标”、本年度全球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海事专业会展 — —2025 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Marintec China 2025)将于2025年12月2日至5日在上海举办。
在9月17日举行的2025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主办方介绍,中国国际海事会展至今已举办了21届。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已成为全球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海事会展之一。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取得巨大成功,整体规模连续两届位居全球第一,而今年会展的展览面积与参展商数量则再创新高。
吸引全球超过2200家企业参展
总展览面积预计达11万平方米
本届会展的主题是“创新与合作,共促海事业可持续发展”,在为国际海事界搭建全方位、多层次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平台的同时,也为国际海事业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据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外方组委会主席、亚洲英富曼副总裁、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龚康康介绍,本届会展总展览面积预计达11万平方米,吸引全球超过2200家企业参展,其中包括16个国家和境外地区展团。
此外,众多国际龙头企业确认参展,包括韩国HD-现代、日本三菱重工、川崎重工、意大利芬坎蒂尼、挪威乌斯坦等整船设计与制造企业;埃维能、瓦锡兰、罗尔斯罗伊斯、ABB、康明斯等动力系统企业等。中国船舶集团、中远海运、招商工业、振华重工等国内龙头企业继续亮相。高校展区由上海交大、哈工程、武汉理工和江科大联合组成,规模进一步扩大。
据悉,在中挪政府部门支持下,挪威成为本届会展主宾国家馆。挪威贸易工业和渔业部将组织高级别政府代表团与企业界领袖出席,进一步推动两国在海事领域的深度合作。挪威王国驻上海总领事宋韬透露,挪威国家馆几个月前已被30多家公司预定一空,预计届时将有40家挪威公司参加此次海事展。
本届展商还呈现出老展商纷纷扩大展位面积,新展商踊跃参展的特点。与上届相比,新参展企业达到报名企业的20%,其中不乏“单项冠军”、“小巨人”等境内专精特新企业,比如着力液化气船产业链、新材料领域、专用通信技术设备等领域企业。为呼应行业绿色与智能转型,本届会展继续设立“邮轮内装专题展区”并新增“未来能源专题展区”。
W1–W5及篷房展区为境内展区,涵盖中国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浙江舟山、江苏南通和镇江、上海浦东等地政府再次组织区域展团。
中国船舶工业表现出强劲韧性和竞争力
从2021年开始,全球新造船市场历经5年的持续增长,呈现出整体造船产能紧张的局面, 全球造船业已进入本轮“超级周期”的关键时期,受地缘政治、脱碳路径和行业产能等诸多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全球新造船市场订单指标出现较大降幅。
同时,船舶行业绿色转型继续加速推进,替代燃料船舶已成为全球新造船市场的主角。根据克拉克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中,替代燃料船舶占比达到了55.5% 。
发布会上透露,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船舶工业仍表现出强劲韧性和竞争力。
据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中方组委会主席邢文华介绍,2025年1–6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47.2%、64.0%和57.6%,继续领跑全球。
记者了解到,外高桥造船公司拟举办邮轮装备论坛。未来能源展区横跨N4馆与W1馆,集中展示全球海事新能源企业与技术。
此外,本届高级海事论坛以“智慧领航,绿色共生,融通创新”为主题,设置五场专场论坛,聚焦“数字化”与“绿色化”,邀请权威专家、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分享绿色节能、智能环保等领域的最新技术与趋势。
会展期间还将举办数百场由国际组织与企业自发组织的论坛、技术交流会、新品发布会及签约仪式等。上海市经信委、市长兴岛管委会等部门将举办“长兴岛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高质量发展大会(暂定名)”;浦东新区政府将继续主办“浦东航运周”,涵盖高端研讨、商务对接、文体赛事等多元活动,打造航运文化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