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这伤口,不凑到跟前根本看不见,这手术做得太好了!”8月25日上午,72岁的黄老伯攥着锦旗,拉着护士反复展示左膝上的手术痕迹。
三周前,他因遛弯摔倒导致髌骨粉碎性骨折,如今不仅膝关节能轻松弯到90度,连手术疤痕都细得像一条淡粉色细线——这背后,是奉城医院骨科“既要功能复位,也要外观美观”的双重诊疗理念,更是医生对“细节医疗”的极致追求。
遛弯摔一跤,膝盖骨裂成4瓣
社区转诊认准奉城医院专家
时间回溯至8月5日傍晚,72岁的黄老伯饭后遛弯时脚下一滑,左膝重重磕在水泥地上,瞬间传来钻心剧痛。家人紧急送他到四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拍片,结果显示:髌骨骨头裂成4瓣。“这种情况需要尽快手术,建议转诊至奉城医院骨科。”社区家庭医生的建议,与黄老伯的想法不谋而合。
黄老伯髌骨三维成像
“我三年前在奉城医院做过骨折手术,恢复得特别好!这次肯定还选这儿!”黄老伯当即同意转院。接诊的奉城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李俊光拿着CT片仔细查看:“老伯,您的髌骨碎得比较严重,就像摔碎的瓷碗,必须尽快手术复位,不然会影响膝盖弯曲,还可能引发关节炎。”
正常髌骨
黄老伯的髌骨
手术大不同
精准“拼骨”+“美容缝合”
细节里藏着医者匠心
8月8日上午,奉城医院李俊光主任与李骏坤医生联手,为黄老伯开展全麻下髌骨骨折复位固定术。手术台上,医生先将4块碎骨精准对齐,用专用钢板和螺钉固定;最关键的是术后缝合——采用“美容缝合”技术。
“普通缝合针线粗、对合松,愈合后疤痕又宽又凸,还容易增生;美容缝合是‘分层缝合’,先用细针细线把皮下组织、真皮层对齐缝好,再缝表层皮肤,刺激性小、皮肤相容性好。”李俊光主任介绍道。
普通缝合的疤痕常达3~5毫米宽,而黄老伯的伤口缝合后,仅留下一条细细的线痕,感染风险还降低了60%。
术后护理双管齐下
主任换药+康复师定制训练
第二天就能动膝盖
术后第一天,李俊光主任就亲自来给黄老伯换药,仔细查看伤口有没有红肿渗液;护士则手把手教他做“踝泵运动”:“勾脚、踩脚,每次坚持5秒,能预防下肢血栓。”
术后第二天,康复师推着训练仪器来到病房,指导黄老伯做膝关节活动训练:“慢慢来,试着把膝盖弯到30度……很好,再稍微用点力!”让黄老伯惊喜的是,当天他就能自主弯曲膝盖,虽然幅度不大,但已经能感受到膝盖在恢复活力。
“以前听说骨折后要躺好几个月,没想到我术后一周就能扶着助行器走路,现在膝盖都能弯到90度了!”黄老伯边说边展示,脸上满是笑容。
疤痕对比惊人
普通缝合留“蜈蚣疤”,他的伤口近“隐身”
黄老伯特意对比“普通缝合疤痕”和自己的术后疤痕:普通缝合的疤痕像一条“小蜈蚣”,又宽又红;而他膝盖上的疤痕,只有一条淡淡的细线,不凑近看几乎发现不了。
普通缝合后的疤痕
黄老伯的术后疤痕
“我本来还担心留疤不好看,没想到李主任考虑得这么周到!”黄老伯激动地展开锦旗,“精研骨术解疾苦,情系患者暖人心”14个金字,道出了他的感激。这面锦旗,不仅是患者对医生的认可,更是奉城医院骨科“功能+美观”诊疗理念的生动体现。
奉城骨科的“双重底气”
背靠上海九院,温暖守护远郊患者
“能做到‘接骨+美容’,离不开上海九院的技术支持。”李俊光主任介绍,奉城医院骨科与上海九院长期合作,每周都有九院专家来坐诊、做手术,还能实现“双向转诊”——复杂病例可快速转至九院,术后康复回奉城医院,让远郊患者不用跑市区,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服务。
除了技术过硬,奉城医院骨科还特别关注孤寡老人、困难患者: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安排护工协助,为经济困难的患者申请慈善救助,从手术方案到术后护理,处处透着温暖。“让患者既能重获健康,又能保留尊严,这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李主任说。
李俊光
奉城医院骨科
副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
周四上午
擅长: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显微外科、关节镜诊断与治疗,在显微外科、关节镜诊治方面有一定专长。
报送:区卫生健康委(沈群)
编辑:王鹏
•end•
往期精彩回顾
长三角百家媒体集体“探秘”:在“未来之城”触摸高质量发展新脉动
西渡街道绿色治理“多格合一”,绘城市精细化管理新图景
2025上海旅游节奉贤花车巡展交通临时管制公告
巧解千家愁,当好贴心人!这个工作室让邻里矛盾“软着陆”
看这个村如何用非遗织带技艺编织乡村文化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