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四月十四”是什么日子?闵行这里的学生竟为此集体逃学……丨闵行情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9-12 22:17:36

时光流转
当年蟠龙塘畔的紫薇花
争相绽放的景象早已成为过往
在书中我们却得以
重新走近紫隄村
领略这方土地独特的人文历史之魅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二十九季,我们邀请了闵行区实验小学的学生来诵读《老巷陈香辑·风过紫隄暖》今天,你将听到的是《诸翟庙会

说起诸翟镇上的“四月十四”,老一辈人都知道这是庙会。

民间相传农历的四月十四是吕祖(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纯阳老爷的神诞。届时,本地四乡八村的老百姓按老传统聚集镇上,热热闹闹地闹上几天。关帝庙的三天祈福大醮(道场)是必不可少的,而庙场的泥戏台上三天三夜的大戏是一定会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诸翟庙会改成了“诸翟镇城乡物资交流大会”,除去了庙里不念经,其他活动一切照旧,甚至规模超过以往,但民间仍习惯性地称之“四月十四”或“诸翟庙会”。

最吸引人们的是以庙场为中心的街道上,摆满南北杂货、农用器物、小商品、小吃食、小玩意……处处好玩样样好吃。编者其时正在诸翟小学读书,怪只怪自己嘴中的涎唾太多,而口袋里的钞票太少,眼睛只生一对,腿也只有两条,分身无术啊。如果这三天之中有一天巧逢星期天还好说,如果是三天都在假日外的,那就对不起了,学生集体逃学,至于学校处分不处分玩够了再说,反正又不是我一个倒霉蛋,法不责众啊。当然校长也是很开明、很得童心的,不开明也不行啊,所以即使是上课日,就让副课老师在下午象征性地上了一课,也就“放羊”了。

过去庙会行街时的表演(资料图片

令人醉心的地方很多,什么山东马戏团的“三上吊”(三个小女子吊着辫子在空中旋转),往往使观众看得头皮发麻提心吊胆,十分刺激。什么买狗皮膏药的表演“刀枪不入”,同样使看客看得热血沸腾、惊心动魄。

还有在庙东小泾滩上那个卖梨膏糖、唱小热昏(口无遮拦的单口相声)的阿麻子,动作逼真,口气夸张,直让观众当场笑倒。他一身青布旧长衫,手垫一副小尺板,旁边架子上有一个小木箱子,箱内放着梨膏糖,箱盖上置木鱼、堂锣(手锣,也作收钱用),擅长唱《济公传》《七侠五义》《包公传》等。那个济公被他演绎得像真的一般,众人评价阿麻子就是当代活济公。略有美中不足的是每每唱到紧要处,他就要暂停说唱,卖起梨膏糖,还口中念念有词:“我要卖糖了,各位要去放松放松了。”弄得大家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每次终场总会说:“我的麻子(缺点)很多,请老顾客多多指教,欲知后事如何?明朝(明天)老辰光请早!”弄得观众们心中痒痒的,夜时只盼早点天亮,好听阿麻子卖唱。

若依今天的目光看,阿麻子无疑是十分正宗、十分出色的民间艺术家,当之无愧的“非遗”传承人。人们年复一年地听了他那么多的脍炙人口、终生难忘的传统故事、捧腹大笑的即兴创作,却没有一个人能叫出他的大名,只知道他的老家在松江陈坊桥,只知道“四月十四”他一定会来的。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二十八们邀请了闵行区实验小学的来诵读《老巷陈香辑·风过紫隄暖》。紫隄不仅有华漕小锣鼓、皮影戏、漆器艺术等民间传统艺术,还流传着大量诸如谢家巷头大银杏、吾东殿、纸兵纸马以及半节金链条等民间传说,这些情节跌宕的民间故事折射出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本书作为“发现闵行之美”文史丛书“老巷陈香”辑的组成部分,主编收集、整理、撰写了大量关于紫隄风物、民俗和历史故事,来还原这块土地的历史风貌。

2025年8月起,第二十八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朗读:闵行区实验小学畹町校区 张天睿
编辑:陈依婷

初审:岳顺顺

复审:方佳璐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