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合作交流 > 文章详情

产业合作 | 沪滇协作结硕果 墨江县新安镇甜竹笋迎来首产

转自:上海合作交流 2025-09-12 20:02:08

近年来,墨江县新安镇借助上海市金山区对口帮扶东风,立足本地生态资源优势,紧扣“巩固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工作思路,全力打造甜竹笋产业。如今,新安镇甜竹笋种植基地迎来首次投产,竹林间采收忙碌、笑声阵阵,一幅“甜笋破土、群众增收”的沪滇协作助振兴图景鲜活呈现。

走进新安镇新安村甜竹笋种植基地,50亩连片的竹林郁郁葱葱,一株株挺拔饱满的甜竹笋破土而出。工人们穿梭在竹林间,娴熟地挑选、采摘着的甜竹笋,欢声笑语中透露着丰收的喜悦。作为新安镇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甜竹笋投产让这片坡地焕发出新活力。

“目前,部分甜竹笋基地进入投产期,新安村片区单次可采收一吨,单次收益6000余元,每周可采收一次。”墨江新安金瀚联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洲说。

2023年,新安镇依托上海金山帮扶资金,推动实施甜竹笋产业发展项目,创新采用“党委政府+联村公司+村级经济联合社+农户土地入股+管护人员+资金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流转闲置土地,完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及配套冷链中心等,构建起从种植、采收、仓储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建成3200余亩标准化甜竹笋种植基地,一幅“甜笋满坡、群众增收、集体增效”的产业振兴图景徐徐展开。“目前,甜竹笋主要销往昆明、普洱等地。预计明年全部投产上市,年产值达1500余万元。”李海洲说。

甜竹笋产业的落地,不仅有效盘活闲置土地、增加群众收入,更通过种植管护、采收加工等全链条用工需求,为周边群众搭建起在“家门口”就业的平台,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自从开始发展种植甜竹笋,我们就来基地务工,每天每人工资130元。离家近,不用去外面务工,特别好。”墨江县新安镇新安村村民罗兰芝说。

如今,新安镇甜竹笋产业已初见成效,在激活“土地盘活+就业增收+集体壮大”多重效益的同时,更以鲜活实践书写着沪滇协作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注脚。下一步,新安镇将持续强化基地管护能力,推进高标准滴灌设施建设,实现甜竹笋空窗期错峰上市,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行业龙头企业拓宽市场,力争将甜竹笋产业打造成县域特色支柱产业,让沪滇协作的硕果惠及更多群众。

来源:沪滇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