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将黑未黑之时,萤火虫环境保育志愿者小组的资深志愿者姜龙现身春申堂,还是平时探野时的那身装扮,深蓝色的马甲上有好多个口袋,每个口袋里都塞满“宝贝”,有小型手电筒、荧光贴、放大镜等等,这些工具能在夜观时派上用场。出门夜观前,这名长期和昆虫鸟兽打交道的“老法师”从上海地区黄脉翅萤的习性、生存境况讲起,而后向孩子们抛出了问题:如何帮助萤火虫找家。在“萤火虫生存需求”大讨论中,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答。二年级学生吴奕舟连连举手,为保护萤火虫出谋划策,她说:“虽然我想出的法子不一定科学有效,但我还是想说出自己的想法。”
科普大讲堂结束后,孩子们最期待的夜观活动正式开始。每人拿一支手电筒、一把卡式量尺,向户外林地、池塘走去。队伍中,大多数孩子都是头一次参与夜观,个个难掩兴奋之情。“轻一点!”“嘘,当心动静太大,吵醒了虫子们!”人群中,不时有人小声提醒。紧贴树干的鼻涕虫、草丛间出没的西瓜虫、立在枝头睡觉的蜻蜓……行进过程中,接二连三出现的惊喜让大人孩子忍不住雀跃,五花八门的问题将姜龙“包围”。观察、问答、记录间,大家对虫子们有了更多的了解。夜观过程中,“静静观察,尽量不去打扰,就是最好的保护方式”成为共识,即便是要取样,大家也在观察结束后自觉放生。
上海浦江之首乡村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相关项目负责人虞远程介绍,今年以来,浦江之首已推出了七八场生态环境保护类相关活动,活动聚焦景区水文化、生物多样性等主题,除了引导青少年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也面向他们征集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记者:王梅
编辑:王红霞
审核:周样波 周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