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第一教育 > 文章详情

爷爷从零自学制作自己的AI大数据模型,只为它以后能代替自己继续陪伴孙女……

转自:第一教育 2025-08-22 22:29:12

新时代浪潮下,人们感受温度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与人的交流,还是与AI、与城市、与环境、与纸片人?怎样传达生活中那些温暖人心的瞬间?8月21日,由上海市市西中学学生策划、组织的第九届上海市高中生公益微电影大赛落幕,参赛学生从不同视角感受、传达他们对大赛主题“温度”的诠释。

举起相机的意义远大于画面本身

“小时候,我跟着乡下的爷爷长大,在我的眼里,爷爷无所不知,又能做出有意思的玩具。

“长大后,我进城读高中,不能经常去看望爷爷,老人机就成为我们时常联系的工具。乡下拆迁后,爷爷进城租房,也换上了智能手机。

“随着学业越来越繁忙,我经常漏接爷爷的电话。于是,爷爷四处请教、搜索教程,从零自学,趁自己对过去还有印象的时候,用智能手机制作了一个自己的AI大数据模型,为了自己不在以后AI代替自己继续陪伴我……”

几分钟的微电影看完,小编已经泪目——主人公已经长大,爱她的爷爷依旧“无所不知”,又能做出“有意思的玩具”。

这部由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TGTV团队拍摄的微电影《AI·爱不关机》获得了本届大赛的一等奖。TGTV团队成员表示,AI不再是没有温度的程序,而是延续空间与时间的桥梁,让亲人的爱跨越生死界限,永远守护在孩子身旁,诉说着数字时代最动人的温暖。

团队指导教师沈丹瑞说:“在指导学生拍摄的过程中,我一直向他们强调,拿起相机不是为了拍而拍,而是这个画面真正触动了你的内心,有感而拍,举起相机的意义远大于画面本身,这样拍摄出来的作品才更有温度。”

由上海市市西中学主办的上海市高中生公益微电影大赛今年已经是第九届了,今年大赛获得了上海市静安暘昇创益青少年发展中心协办、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支持,并特邀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心副总监施嘉宁,国家一级导演王正,上海电视台知名导演王戎与知名导演、编剧、诗人、填词人田辰明担任评委。大赛以“温度”为题展开创作邀约,开设“AI时代”“谷子经济”“我与静安”和“公益关注”四个主题赛道,并特设剧本与海报两条单项赛道,引导参赛学生用镜头语言捕捉生活中那些温暖人心的瞬间。

学生作品也打动了田辰明,他说,拍微电影的目的不是参加比赛,而是自己的内心与某一个主题发生碰撞后有了独属于自己的切入点,进而展示自己的真实感受。

学生自主运营的多媒体综合大赛

2015年,首届上海市高中生公益微电影大赛举办,上海市市西中学校长董君武介绍,10年前,一批热心公益关注社会的市西学生开始思考以怎样的方式关注社会,提出开展微电影大赛,“它见证了学生的成长,也见证了一代青年人对社会的关注。”

国家一级导演、上海市艺术电影联盟主席,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博导,联合国中文日文化大使滕俊杰表示,10年前微电影业刚刚起步,市西中学就组织学生开展这样一项大赛非常有远见,大赛挖掘学生潜力、展示青年人对社会的关注,拍摄了诸多有价值的优秀作品。

十年来,大赛累计吸引上千个中学生团队参与,广泛汇聚了长三角地区众多关注公益、热爱影视创作的高中生。历届赛事聚焦社会、成长、文化等多元主题,从多维度呈现了高中生群体的社会观察和深厚的人文关怀。第三届大赛总负责、市西中学2017届毕业生张承回忆起大赛时表示,大赛让自己真正从书本理论知识走向社会实践,也让自己在高中生的年纪以超越高中生的身份与更大的世界接触。

大赛自创办以来,不断受到社会各领域与参赛学校的大力支持,多年来,大赛不断升级专业度,邀请不同领域专家、学者,为学生特别讲授微电影创作的相关专业知识。滕俊杰、《追梦蓝天——ARJ21试飞研制纪实》导演张瑞东、《人间世》纪录片导演秦博、《舌尖上的中国2》分级导演丁正等都曾受邀担任大赛评委和颁奖嘉宾。大赛现已成为上海市中学生公益微电影的品牌项目。

这也是一项全部由学生自主运营的多媒体综合大赛,在长达7个月的办赛过程中,市西中学学生自发组成组委会主创团队,在学校与协办单位各位指导老师的共同帮助下,他们各司其职,从外联邀请、组织主题工作坊到组织评审、策划颁奖典礼等,均由学生主导完成。学生不仅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更最终凭借自身力量,呈现出一场精彩纷呈、真正代表青春视角的影像盛典。

本届大赛总负责、市西中学学生许坤表示,或许这些学生作品尚显青涩,但正是这样的不完美见证了大家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在这场影像之旅中,大家收获了真挚的友谊、磨炼了坚韧的品格,这些无形的成长远比一份证书一个奖杯更为珍贵。

本届大赛共有来自上海、宁波、嘉兴、苏州、扬州、常州等长三角地区近百支高中生团队报名参赛,共计收到近50部参赛作品,经过评审会激烈讨论与层层筛选,最终确定本届微电影大赛获奖名单,共有4部单项奖、4部赛道最佳奖、3部三等奖、2部二等奖以及1部一等奖。


文字:曹轶姗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周紫昕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