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浦发银行闵行支行接连堵截多起精心设计的电信诈骗案件,从假冒客服窃取信息到虚拟游戏交易陷阱,诈骗分子瞄准暑期场景疯狂“冲业绩”。为筑牢资金“防火墙”,记者结合真实拦截案例,提炼这份夏日反诈“凉”方——助您识破套路,炼就反诈“火眼金睛”!
电诈手段1:假冒视频平台客服,以帮助关闭平台付费服务为借口,通过手机屏幕共享窃取手机权限和银行信息。
相关案例:市民A先生来到浦发银行春申路支行,询问为何名下账户有未到期的定期存款转为了活期,银行工作人员从A先生慌张的神色中判断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立即让A先生修改银行账户密码并通过反诈热线与警方取得联系。
据悉,A先生是在浏览短视频过程中,遇到自称平台客服人员告知其开通了付费功能,如需关闭要启用屏幕共享由客服人员帮助关闭的提示。A先生启用屏幕共享后,不法分子窃取到了手机操控权限与A先生银行账户信息。所幸A先生及时到银行询问并得到了银行和警方的联合支援,最终150万元钱款被成功保全。
电诈手段2:高价销售虚拟世界商品,诱导进行银行转账。
相关案例:市民B先生至浦发银行浦江支行办理7万元的银行转账,银行工作人员在服务过程中通过“四问一告知”了解到B先生转账用途为购买游戏中的虚拟矿山,但实际对收款人并不认识且对交付方式没有平台约束,资金被骗风险较大。银行工作人员立即与属地派出所联系,在与民警的共同劝阻下最终成功取得B先生信任,避免B先生落入游戏电诈骗局。
电诈手段3:冒充外汇投资公司,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现金汇款才能完成投资。
相关案例:市民C女士来到浦发银行江川支行办理大额取现业务,银行工作人员在办理过程中例行询问大额取现用途。C女士支支吾吾的神态让当班主管察觉到存在电诈风险,于是第一时间与属地派出所联系争取民警协助。在警方排查下,发现C女士已经分多次在多家银行取出了大量现金,遭遇投资理财诈骗的风险极大,最终在银行工作人员和民警的共同劝说下,成功为C女士避免了30万元的资金损失。
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电诈手段除了用高收益蒙蔽百姓双眼,也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复杂隐蔽。浦发银行闵行支行温馨提示,防范电诈万变不离其宗,用好以下实用技巧助您避免资金损失:
1.与陌生公司、商家发生资金交易前应通过官方正规途径进行核实,遇到要求只能现金投资、转账给陌生个人等情况,一定要保持警惕,诈骗风险极高。
2.正规平台客服不会通过电话、短信要求下载第三方App或索要银行卡信息、验证码,凡是以此为由的操作均为诈骗。
3.屏幕共享软件可能被诈骗分子利用获取账户信息,若接到自称“客服”要求开启屏幕共享的电话,应立即挂断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4.拒绝陌生人的远程认证、手机NFC刷卡、手机功能共享,如果遭遇银行账户信息失窃或手机被控制,请第一时间遮蔽手机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传感器,并将手机断电断网,同时致电银行客服办理账户挂失冻结或到附近银行、派出所寻求专业帮助。
5.相信银行工作人员和警方的专业判断,小心谨慎才能避免资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