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徐汇区,顺丰快递员吴鹏臣一次派送途中,敏锐发现某小区楼道堆放杂物堵塞消防通道,当即拍下照片上报;台风来临前,他又及时反馈高空坠物隐患……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不仅让隐患得到快速处置,更让这位普通快递小哥的名字,与“街区安全守护者”的身份紧密相连。
吴鹏臣的故事,正是天平街道梧桐街区党支部推动快递小哥从“局外人”变“当家人”、从“旁观者”变“守护者”的生动缩影。这些每日与助动车、泡沫箱为伴的穿梭者,因熟悉地形、贴近民生而具备感知街巷安全的天然优势。如何将其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情报员”?梧桐街区党支部在深入走访中,找到了破题的关键。
“集团每年要求两次消防演习,但场地和设备有限,效果总打折扣。”在走访安亭顺丰快递站点时,站长甘友洲的困扰被梧桐街区党支部书记黄达蓉记在心上。快递小哥常年与物流包裹、电动车辆打交道,消防技能是刚需,却常因专业资源不足而“纸上谈兵”。
党支部迅速牵线辖区吴兴消防救援站,站长李海天当即表示支持。针对快递行业特点,救援站量身定制培训内容,由“金牌讲解员”彭春生班长授课,用风趣语言解析实战技巧。近30名小哥全神贯注,互动频频,一场“定制化”培训让安全意识真正入脑入心,为他们埋下了参与治理的“技能种子”。
救援站量身定制培训内容
掌握了隐患排查与自救技能,如何让小哥的“脚力”转化为治理“合力”?梧桐街区党支部推出“梧桐情报局”方案:鼓励小哥在日常派送中“随手拍、随手报”,无论是消防安全隐患还是基础设施损坏,一句话、一张照片即可上报至梧桐片区民情快办工作站,由街道统筹多元力量协同解决。
这一举措不增加额外负担,却让基层治理的触角延伸到街巷每个角落。吴鹏臣便是其中的积极响应者,他上报的多条线索涵盖楼道堆物、高空坠物等关键问题,在防台防汛期间尤为关键,切实守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爱发电”难以持久,机制保障才能让热情延续。梧桐街区党支部发现,顺丰集团设有“见义勇为”奖金池,便以此为基础构建“物质+精神”双重激励体系:对上报有效线索的优秀小哥,由党支部与吴兴消防救援站联合出具感谢函,寄至企业总部助力申报荣誉与奖金。
吴鹏臣登上市级媒体及集团内部报纸
不久前,吴鹏臣便收到了这样一封感谢信,其事迹不仅登上市级媒体,更成为顺丰集团内部弘扬社会责任感的典范。同时,天平街道积极整合资源,还为吴鹏臣送上了一份全身体检的“健康大礼包”。
从“使命必达”的职业坚守,到“路见不平”的社会责任,快递小哥们正以新时代的“骑士精神”,在街巷间书写着别样担当。随着新兴领域党建的深入推进,这些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与街道、企业协同构建起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在梧桐街区的街巷里,更多“吴鹏臣”将继续穿梭,用脚步丈量安全,用行动守护家园,用微光汇聚成基层治理的璀璨星河。
记者:曹香玉
编辑:陈海笑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