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嘉定 > 文章详情

我家事·大“嘉”办丨博园社区:多元共治,巧解动迁小区治理 “方程式”

转自:上海嘉定 2025-08-22 16:29:19

编者按:

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是新时代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破题之钥”,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坚持党建引领,实行专项行动,是着力破解物业治理“老大难”问题的有力举措。4月底,全区召开了嘉定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专项行动推进会,下发了《嘉定区关于开展2025年度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拟通过建组织和建机制同推、党建引领和行业管理联手、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并重等举措,全方位加强党对小区治理的领导,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社区善治的生动图景。6月27日起,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推出“我家事·大‘嘉’办”系列报道,蹲点报道部分街镇、小区的经验做法。

清晨的阳光穿过嘉定区安亭镇博园社区润渡佳苑小区的智能充电棚,照亮了正在有序充电的电动自行车。很难想象,这个成立于2007年的老旧农民动迁小区,曾因“双高”(高出租率、高流动性)特性和前物业公司管理缺位,深陷绿化缺失、道路积水、车辆乱停的“治理泥潭”。如今,在社区党支部的引领下,这里通过多元共治破解了一个个“老大难”,4800余名常住居民的获得感正不断提升。

图:新建的智能充电棚

强化组织引领,让治理主体“同频共振”

“以前的物业和业委会各说各话,遇到问题容易推诿;现在有了党组织牵头,大家坐在一起商量,小区里的麻烦事解决得又快又好。”润渡佳苑业委会成员姜阿姨说道。

社区党支部首先织密“红色主轴”:2020年11月推动润渡佳苑成立首届业委会,2021年3月引入新物业公司;今年推动业委会成立党的工作小组、物业公司单独组建党支部,构建起“红色物业”与“红色业委会”组织共建、事务共商、难题共解的新格局。

图:社区、物业、业委会联席开会

每月一次的“我嘉物业”党建工作站联席会议,成了破解民生难题的“议事中枢”。通过“问题发现、议题形成、方案共商、协同落实”的闭环工作链,成功解决了绿化缺失、道路积水、垃圾分类、停车位紧张等一系列民生痛点问题。

“飞线充电”曾是居民最揪心的安全隐患。如今,润渡佳苑一期3000平方米的智能开放式充电棚配备了30个智能充电箱、300个充电插口;二期10个总面积1300平方米的老旧架空层车库改造后,安装了34台智能充电桩、340个充电插口。新设备具备实时电流监测、过载自动断电等智能防护功能,现已全部投入使用。“现在充电又方便又安全,晚上睡觉都踏实多了。”住在一期的居民王阿姨说。

聚焦民心所向,建“同圈共享”的宜居家园

社区扎实开展“四百”大走访,组织党员、社区工作者化身“民情前哨”和“移动的意见箱”,精准掌握居民的“急难愁盼”,实现辖区内走访全覆盖。

社区联合多方组建了社区日防队、在职党员队伍等多支治理队伍,这些队伍成为宣传政策、收集民情、调解纠纷、组织活动、服务邻里的重要力量。“上周楼上漏水,是日防队帮忙联系的物业,很快就上门处理了。”居民冯阿姨说。

小区800弄东侧的闲置土地被盘活再利用,融合休闲、娱乐、文化、科普等元素,打造出集文化围墙、党群共建林、文化长廊、党员议事亭和青少年实践基地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口袋公园”,让“昔日荒地”蝶变为党群共建共享的社区“新地标”。“现在有了这个公园,平时散步、聊天、带孩子玩都有了好去处,邻里交流也多了。”经常在公园活动的居民都这么说。

图:“口袋公园”一角

社区党支部还以区域化党建为抓手,与黄渡自来水厂党支部、黄渡幼儿园等单位紧密联动,共同开展植树节、“三五”学雷锋等主题活动及20余场便民服务,推动资源共驻共享、优势互补。

汇聚多方力量,答好街区治理“同题”

社区在落实“1+4+N”网格管理机制(即1位网格长,4名小网格长,N个小微网格志愿者团队)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楼组党建”和居民自治力量整合,每栋楼建立“1+1+N”自治小组(即1名网格员、1名楼组长、N名居民骨干),健全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的工作机制,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最末梢。

图:居民代表会议

社区整合多方力量,由居民志愿者组成的社区日防巡逻队与联勤队员、物业保安、居委社工每日开展交叉巡逻,这种“多元一体、专群结合”的模式,最大化发挥了小微网格的“探头”和“前哨”作用,形成了全天候、无死角的社区安全防护网。

依托网格巡查,社区发现辖区内存在54家二手电子产品回收点位,这些点位存在安全隐患和环保问题。通过多部门协同作战,从宣传发动、排查约谈、集中整治到长效管理,环环相扣,仅用一个月时间便全部劝离

通讯员:刘一剑

编辑:褚嘉蓉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