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闸北实验小学学生记者团参与了团市委组织的“光荣之城青年行”2025年上海青年学生记者团红色寻访活动。小记者们以脚步丈量城市历史,用镜头捕捉发展脉搏,在专业培训中锤炼技能,在深度探访中触摸城市根脉,最终以童眼童声讲述上海的红色故事与未来图景。
专业“充电”:锤炼“采写编摄播”全技能
7月16日,小记者们走进上海市团校,与全市近百名优秀学生记者共同开启一天的“硬核”培训。聚焦“采—写—编—摄—播”核心能力,青年报社专家系统讲解了小记者必备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并提出“六边形能力模型”,为实践打下认知基础。
出镜技巧课上,孩子们学到了克服镜头恐惧的秘诀;新闻摄影课通过案例解析,让“一图胜千言”的理念深入人心;最受关注的前沿技术模块中,资深动画导演详解AIGC概念及工具应用,不仅拓宽了技术视野,更引发对创作与版权的深度思考。培训间隙,小记者们还参观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与上海”主题展,重温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与上海共成长的故事。
对话守护者:在历史博物馆探寻城市文脉
8月7日,小记者团走进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开启“城市记忆守护者”对话之旅。围绕文物传承、特展故事、青少年教育、古建保护与数字技术五大主题,五组小记者分工协作:有的用专业设备捕捉采访瞬间,有的专注记录关键信息,有的自信与专家对话,在默契配合中挖掘文物背后的精神内涵与感人故事。
“原来每一件文物都藏着城市的密码!”一位小记者在采访笔记中写道。这场深度探访,让孩子们不仅读懂了文物的“前世今生”,更体会到历史传承与当代保护的意义。
探秘“城市之窗”:触摸未来申城的模样
探访博物馆后,小记者们走进焕新的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在“城市之窗”中畅想未来。序厅的主题影片《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清晰勾勒出城市在国家战略下的使命;“人民城市艺术装置”则生动诠释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二楼“人文之城”展厅的微缩建筑模型,诉说着上海提升城市品质的决心;三楼的巨型沉浸式数字城市沙盘令人震撼,内凹曲面巨幕动态演绎城市空间的成长,未来感扑面而来;四楼“生态之城”展厅更让孩子们流连忘返——脚下的蓝色“生态河流”、可手动发电点亮建筑的互动装置,以及“观鸟台”的崇明东滩实景体验,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上海绿色发展的活力。
童眼绘城:用作品定格城市温度与力量
活动尾声,小记者们分组制作专题视频和手帐,以青少年视角记录历史传承、城市变迁与治理智慧。从镜头下的文物故事到笔端的规划蓝图,从AIGC技术辅助的创意剪辑到手绘的城市记忆,作品中满是孩子们对上海的热爱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