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宝山 > 文章详情

不敷衍的晚年!老人们自己当“主理人”,日子过得有奔头

转自:上海宝山 2025-08-22 14:23:47

在宝山区张庙街道的雨花日间照护中心,一群平均年龄不小的老人,正用行动打破暮年沉寂,书写“晚年不敷衍”的精彩篇章。

从“孤单入睡”到“清晨赴约”:93岁学霸的再出发

下午四五点就睡觉,曾是93岁方爷爷的常态。“一个人,孤单啊,没事做。”走进雨花后,他的人生被点亮。方爷爷的生活变得紧凑充实。如今,每天上午十点不到,他就笑呵呵地出现在雨花大家庭,他现在是这个大家庭的“老大哥”,每当大家庭的“弟弟妹妹”们喊他“大哥”“大哥”时,方爷爷更是乐得合不拢嘴。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位九旬老人重新捧起书本,成为读书会最年长专注的学员。

书记“变形记”:放下身段,扛起担当

雨花的魅力也感染了社区骨干。支部书记严叔的身份经历了多重转变:从雨花社区大学的学员到志愿者,再到志愿团团长。雨花“敬老爱老助老”的精神让他深受触动。最意想不到的“变形”发生在卫生间——曾经在家“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他,如今每天来到雨花的第一件事竟是认真打扫厕所。“雨花就是家,干净了大家才舒心。”严叔朴实的话语透着归属感。

互助养老“主理人”:我的晚年不敷衍

在这里,老人们更是生活的“主理人”。一种活力互助养老模式在这里生根:周一到周六,健康、文娱等各类主题活动,由老人们自己发起、安排、组织开展!每个人都能是“主理人”,贡献智慧热情。

午餐时间同样互助:老人们分组排班,负责打餐、分餐和整理。自己动手,服务彼此。这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机制,不仅减轻了负担,更让老人们感受到自我的价值与邻里的情谊。

在这里,晚年生活有了新定义

银龄读书会进行时

无论是方爷爷高龄重新翻开书本、严团长的落地实践,还是“银发主理人”们的组织历练,在雨花,“活到老学到老”是日常。这里的老人们和银龄志愿者都在不断汲取新知。

这些生动的故事,只是雨花大家庭中无数志愿者和老人积极乐观生活状态的一个缩影。在这里,他们共同营造的氛围,让“开心”成了日常。

“在这里,每一天都过得有奔头。”这成了许多雨花老人们的共同心声。他们用学习充实心灵,用互助温暖彼此,用实际行动证明着耄耋之年依然可以活得精彩。宝山雨花,正在勾勒一幅社区互助养老、积极老龄化的温暖画面,正在生动诠释着何为不敷衍、有温度的晚年生活。

通讯员:张立文

编辑:潘乔雨

资料:张庙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