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坐下,现在开庭!”
随着一声清脆又严肃的法槌声落下,一场特别的“庭审”在黄浦区人民法院金融审判庭正式开启。15名南京东路街道辖区的中小学生有模有样地坐在各自“角色”的席位上,庭审的严肃与紧张感瞬间拉满。
角色扮演:从旁观者到“法律人”的蜕变
第一次走入庄严的法庭,孩子们感受到了司法程序的严谨。庭审开始后,“审判长”夏菁昕同学身着法袍,手持法槌,稚嫩的面庞透着庄严,眼神坚定地扫视全场,宣读庭审程序时不容置疑。
“根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请对罚息利率进行合理调整,对原告不合理的诉讼请求予以驳回。”“代理律师”江好悦同学陈述观点时,逻辑清晰,努力维护当事人的权益。
“书记员”许蓓妮同学虽然在法庭上始终保持着职业性的静默,但是她如同无声的齿轮,保证着庭审像机器一样精密运转。
“审判长,我前段时间突发重病,导致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按时偿还借款。”“被告”郑一帆同学虽然年纪较小,但是发言时一点都不怵,稚气未脱的脸上浮现出与年龄不符的坚定神情。
这场模拟法庭“审理”的案件涉及金融机构借贷纠纷,案情复杂,但孩子们从举证、质证到法庭辩论,全情投入,完整还原了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庭审程序。
流程设计:法律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提升
此次模拟法庭活动由南京东路街道人大工委、街道妇联和新昌居民区联合黄浦区人民法院金融审判庭联合主办。
金融庭“融和里”青年志愿者陈梦琪法官亲自编写剧本。孩子们提前一周研读剧本,陈法官还专门悉心指导孩子们熟悉台词与庭审流程,完成法庭准备、调查、辩论等环节。
虽然是通过抽签分配角色,但是“审判长”等角色很多同学都想扮演。“为了获得审判长这个角色,我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夏菁昕同学通过“竞聘上岗”,成功获得了此次机会。
“角色面试时,我主动选择了被告代理律师,这也让我明白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法治不是冰冷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群认真的专业人士,为了社会正义全力以赴的结果。”江好悦同学深有体会。
正如筹划此次活动的区人大代表、区人民法院金融审判庭庭长陶卓华所言:“这场模拟法庭活动,不仅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法治的温度和力量,更是让法治精神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埋下法治信仰的种子。”
全过程人民民主:童趣视角下“食安”严肃议题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司法裁判的公平正义,必须建立在完备法律法规基础之上。”陈梦琪法官介绍说。
正值市人大常委会对《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南京东路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结合此次模拟法庭活动举办了立法意见征询会。
“学校周边100米禁止设摊,可是同学们放学有这个需求啊,我觉得不能一刀切。”
“食品加工制作关键区域的视频监控设备不仅要确保24小时正常运行,还要规定录像保存不少于十五天。”
他们带着对外卖安全的困惑、对校园餐的期待,在意见征询会上展开了一场充满童趣又不失深度的讨论。据了解,江好悦同学为此做了精心准备,不仅翻遍其他省市相关法条案例,还制作了调查问卷,五个小时就收集到了四十份同班同学的问卷。江好悦由衷地感叹:“这不仅仅是数字,更是四十名青少年对食品安全的真心,是用青春与热忱书写的法治答卷。”
“孩子们从生活场景切入,提出的意见建议恰好弥补了成人视角的盲区,补齐了容易忽略的细节,这就是我们在孩子们中开展立法征询活动的意义所在,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南京东路街道人大工委刘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