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徐汇通 > 文章详情

75%涨幅获97.9%同意率:宛南六村的“涨价密码”与治理革新

转自:徐汇通 2025-08-22 13:19:21

当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宛南六村业主大会的表决结果公布时,整个社区治理领域都为之瞩目:每平方米物业费从0.8元调至1.4元,涨幅高达75%,却收获了97.9%的同意率,参与率更是达到惊人的100%。这组数据背后,是一个老旧小区在党建引领下,用二十余年信任积累破解治理难题的生动实践。从加装电梯的破冰之旅,到“三旧”变“三新”的蝶变,再到如今物业费调价的高票通过,宛南六村走出了一条以信任为基石、以服务为纽带的社区治理新路径。

“蝶变”后的宛南六村

党建铸魂:二十年信任积累筑牢治理根基

清晨六点,宛南六村的垃圾厢房前,物业保洁员按照“保洁执勤记录表”的规范流程作业。这份精确到时段的记录表,是小区“透明物业”建设的缩影,更是二十余年党建引领下信任积累的见证。

早在2010年,宛南六村就面临老旧小区的共性困境:基础设施老化、物业服务缩水,居民怨声载道。当时的居民区党总支提出“党建引领+精细治理”理念,将党组织建设嵌入社区治理各环节。在业委会换届中,党总支严把人选关;推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在沿街居委会合署办公,实行“一窗受理、首问负责”制度,让居民诉求“事事有回音”。

物业合署办公

加装电梯的攻坚之战,成为检验信任的试金石。2021年,小区启动首批4部电梯加装工程,面对低层住户顾虑,党总支组织党员楼组长逐户走访,并释疑解惑;业委会全程公开资金使用明细,物业则承担起后期维护责任。当第一部电梯投入使用时,82岁的独居老人王阿婆握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的手说:“党组织办事,我们放心!”如今,小区电梯覆盖率已达100%,这个过程中积累的信任,为后来的物业费调整埋下伏笔。

加装电梯全覆盖后的宛南六村

服务筑基:从“三旧”到“三新”的品质革命

走进宛南六村,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建成40余年的老旧小区:停车位规划有序,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楼道墙面洁白如新。居民曹先生的感慨道出变化:“环境越来越好,现在像住新小区!”

小区内的亲子运动场

这场“三旧”变“三新”的革命,始于物业服务的系统性升级。高建物业“复心小站”推行“四亮”工程,将服务标准、收支明细等公示于众,让每一分物业费都晒在阳光下。2025年以来,安保人员从6名增至9名,实行24小时轮岗;保洁团队扩编至8人,垃圾库房专人管理;通过空间挖潜新增54个车位,“亲情停车”政策化解了多年的停车纠纷。

更暖心的变化发生在养老服务领域。16位80岁以上独居老人每天有专人上门收垃圾,服务联系卡上的24小时热线随叫随到。物业人员考取陪诊师资质,第三方机构提供明码标价的助浴服务,这些定制化举措让老年居民倍感安心。正如居民周阿姨所说:“现在亲戚来做客,都羡慕我们小区的服务。”

机制护航:“三驾马车”联动破解调价难题

物业费调价牵动着每位居民的心。宛南六村的做法是:把账本摊开,把道理讲透,把选择权交给居民。

业委会引入第三方评估,结合小区实际,得出1.4元的调价方案既兼顾业主的经济承受能力,又能保障服务品质。为打消顾虑,“三驾马车”启动全方位沟通:在五个微网格每月召开楼组会,上半年就调整服务措施12项;从7月起在醒目位置持续公示方案,开展10余场答疑会;周末逐户上门发放表决票,当面算清“服务账”。

物业费调价公示

曾质疑调价幅度的一户居民,在亲眼见证物业10分钟解决家中下水道堵塞后,不仅投了同意票,更成了政策宣传员。这种转变的背后,是“三驾马车+志愿者”监督体系的支撑:168名居民骨干组成的“观察员”队伍定期检查服务质量,公共收益反哺物业服务形成良性循环,投诉工单量同比下降60%,让居民对调价后的服务充满信心。

从加装电梯的破冰到物业费调价的高票通过,宛南六村的实践证明: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只要把居民需求放在首位,让服务提质跑在费用调整前面,就能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在这里,每一分物业费的上涨,都转化成了居民幸福感的提升,让“满意物业”真正成为幸福生活的“加分项”。

记者:王永娟

编辑:孙清渠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