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甲骨文历史起源、了解草本植物用途及识别方法……近日,崇明新海镇、堡镇假日学校的近40名中小学生在乡镇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乘坐”惠民科普直通车,通过制作甲骨文徽章、绘制百草图鉴等体验活动,让青少年在收获快乐的同时,也能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惠民科普直通车”是上海市科协的公益性配送活动。下午1点,在新海镇党群服务中心,一堂别开生面的甲骨文探秘课程正式开启。 “你知道甲骨文字体有什么特点吗?大家熟知的十二生肖用甲骨文又该如何书写呢?”课程伊始,为了帮助小朋友们快速了解甲骨文的历史背景,授课老师陈赛以“猜字游戏”解锁文化探索之旅,通过选取“人”“月”“火”等简单甲骨文符号,鼓励学生们发挥想象力,联想现代汉字。 随后的绘画体验环节,小朋友们纷纷拿起彩笔,尝试用甲骨文进行简单的绘画制作,并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压制甲骨文徽章。今年七年级的学生刘轶茜在体验了甲骨文绘制后颇有感触:“没想到甲骨文的‘鼠’字这么可爱,就像一幅简笔画,将小老鼠的身形特点都描绘出来。” 陈赛表示:“甲骨文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艺术特征。我们通过制作徽章的形式,让‘高冷’的文字变为灵动的符号,提高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参与度。” 另一边的堡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充满趣味与文化底蕴的百草图鉴画课程同样亮点十足。授课老师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向小朋友们介绍玫瑰、茉莉、茱萸、莲心等常见植物的形态和习性,并分享了与草本相关的传统,让小朋友们深入了解百草的多元价值。 “课堂上,我们鼓励小朋友发挥动手能力,选取合适的植物素材,搭配不同色彩,DIY属于自己的百草图鉴画,将自然之美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授课老师介绍。 据了解,“惠民科普直通车”自2023年全面启动以来,在崇明全区累计开展百余场不同主题、形式的科普活动。今年新增的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多个领域,为崇明青少年亲近传统文化提供重要平台。“接下来,区科协将以‘惠民科普直通车’为载体,向基层社区持续推送更多优质科普资源,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家门口的科普‘红利’。”区科协普及部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