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由杨浦区图书馆“静思讲坛”与复旦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百年复旦 智汇杨浦”系列活动第二讲在杨浦区图书馆内拉开序幕。活动以“巍巍学府 百廿芳华——那些改变过近代中国进程的传奇人物”为题,邀请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教授梁永安,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启元来到现场,共话复旦百廿年历史风云与人物传奇。
活动上半场,王启元老师分享了他为复旦大学120周年校庆特别撰写的新书《巍巍学府:复旦上医与近代中国》,用地图和影像还原了复旦1905年始于吴淞、与上医同源的地脉,回望了周馥、马相伯、李登辉等依托多方筹资的往事,展示了建筑师亨利·墨菲赋予复旦的经典校园形态,并以李登辉爱情、徐悲鸿私奔等轶事,呈现了复旦“自由而温情”的精神底色。
在下半场的对谈中,当谈及“改变近代中国的复旦人”,梁永安教授首推马相伯先生——他那“我只是一条狗,为了中国狂吠一百年,没能把中国叫醒,痛哉!惜哉!”的悲壮,奠定了复旦为家国的精神底色;继而是严复“开中国风气之先”的启蒙、李登辉把复旦建设为“中国的耶鲁”的理想,以及苏步青“中气十足又谦卑”的大师风范。王启元老师则介绍了一位对复旦而言“陌生的传奇人物”——校园设计师亨利・墨菲(中文名茂飞)。作为李登辉校长的同学,茂飞为复旦设计了兼具中式大屋顶与西洋建筑特色的校园规划,其设计理念影响深远。如今复旦邯郸校区新开放的复旦源区域,便是基于茂飞1922年的设计图纸打造的,延续着这份独特的建筑文化风格。
在分享中,梁永安教授认为,复旦真正要培养的是“内心稳如泰山,外显风轻云淡”的人,让学生既能脚踏实地,又始终怀有辽阔的精神远方。两位老师一致认为,复旦之所以能在120年风雨中屹立不倒,正是因为其始终坚守“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的初心,并在时代洪流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校史的重温,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有同学表示,听完老师们的分享,感受到历史不再是年表上的冷硬刻度,而是一幕幕带着体温的场景,回望历史也让自己更加坚定在未来的日子里把“巍巍学府”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今年9月,“百廿复旦 智汇杨浦”系列还将邀请院士开展主题分享,让杨浦“百年大学文明”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文字 | 汤顺佳
编辑 | 文茜婷
通讯员 | 张燕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