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房可圆 > 文章详情

当“红色物业”遇见“品质养老”,让老人足不出户拥抱“稳稳的幸福”!

转自:房可圆 2025-08-22 09:39:54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如何让老年人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家门口的幸福?”万里街道将党建引领物业治理作为破题良方,在辖区铺设“党建+物业+服务”治理矩阵,打造“老龄友好”比邻社区。中环锦园小区以“红色物业”为抓手,通过党建引领、资源整合、服务升级,将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为老服务送到老人家中,用一桩桩暖心实事勾勒出一幅民生福祉图。

红色引擎强驱动

织密为老服务“保障网”

中环锦园居民区党总支发挥“主心骨”作用,联合中环陆家嘴物业党支部,充分整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学校等党建共建单位资源,织密为老服务圈。中环陆家嘴物业党支部创新组建“红管家”志愿服务队并设立“党建联络员”派驻制度,号召物业党员主动亮身份,为老龄群体提供多元服务。从今年7月起,物业公司定期开设“红色代办日”,党建联络员带头奔赴普陀区中医医院、万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万康护理院等定点机构,为小区高龄老人提供代配药服务。独居老人王阿姨患有慢性病,以往每月往返医院要花大半天,如今只需把医保卡交给“红管家”,当天下午就能收到送上门的药品。“就像多了个孝顺儿女!”老人朴实的评价道出心声。此外,物业党员每周不定期上门或电话问候、关心老人生活起居与身体状况,用常态化服务筑牢养老“安全堤坝”。  

多元服务显真情

构建养老需求“供给链”

针对老龄群体的差异化需求,中环陆家嘴物业公司构建“三维度”服务矩阵,即基础服务保基本、特色服务惠民生、个性服务解难题。每月30号,物业联动街道“第二梯队”便民“大篷车”,准时为居民提供“小修小补”、磨剪刀、法律咨询、健康诊疗等现场服务。物业还特别增设“适老化改造咨询”窗口,为老龄住户提供浴室防滑垫安装、扶手加装等微改造咨询项目。对于特殊困难群体,物业更倾注加倍关怀。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李奶奶独自一人居住,经常不记得自己是否吃过药,生活质量直线下降,而女儿身在澳洲无法照顾老人,急得团团转。物业得知此事后,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对接中环集团旗下万里臻华养老院,在短时间内便成功为李奶奶争取到实惠的入住价格,让她安心、舒心地享受晚年生活。得知母亲养老有了可靠的保障后,李奶奶的女儿也倍感欣慰,心中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情感共鸣添活力

绘就老有所乐“幸福圈”

“物业+养老”的内涵,远不止于生活照料,更在于精神慰藉和情感共鸣。通过中环陆家嘴物业的牵线搭桥,中环锦园的社区沪剧班团队与万里臻华养老院建立了深厚的共建情谊。这支由锦园党员骨干组成的文艺队伍,定期前往养老院进行慰问演出。婉转悠扬的沪剧唱腔在养老院回荡,不仅丰富了院内长者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像李奶奶这样的入住老人带来了熟悉的乡音和浓浓的欢乐。台上台下,其乐融融,架起了小区与养老院之间文化交流、情感互动的温馨桥梁,让桑榆晚景绽放出绚丽的光彩。这种情感纽带的不断延伸,也逐渐形成“老人点单——党组织派单——物业接单”的良性循环,实现服务精准配送、幸福精准抵达。  

未来,万里街道中环锦园居民区将不断深化党建引领下的“物业+养老”服务,通过党组织“穿针引线”,持续推动物业服务从“后勤保障队”升级为“养老服务队”,让“红色物业”和“品质养老”催生出“1+1>2”的治理效能,让更多老人在家门口拥抱“稳稳的幸福”。

来源:普陀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