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在“未来产业赛道”找寻“种子选手”, 2025“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浦东赛点“多点开花”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8-21 21:33:18


“我们专注于工业AI大模型落地,直击的是工业的核心痛点”“ 团队自主研发的首款AI主动式陪伴机器人已上市”“凭借技术独创性,我们服务的都是龙头企业”……8月20日,2025“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张江孵化器赛点内, 56家新赛道“种子”企业齐聚一堂,展现了AI正从“技术突破”落地“场景深耕”。



“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在上海已连续举办十三年,是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创业赛事。随着2025“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十届浦东新区创新创业大赛在本周正式拉开序幕,聚焦七大赛道的各个参赛项目将充分展现浦东科技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前沿领域布局的强劲动能。


一批未来产业的种子企业正脱颖而出


上海融通创新创业氛围愈加浓厚,其中,创新赛事就是融通创新的重要交流方式之一。在创业圈名声在外的“创·在上海”(下称“创赛”)也成为浦东创新企业展示自身的重要舞台。


8月20日一早,“模力社区”入驻企业绘话智能创始人贾学锋就来到了张江孵化器赛点,现场展示了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AI主动式陪伴机器人。“相比于传统的陪伴型AI产品,绘话智能陪伴机器人更强调主动。”贾学锋介绍道,“机器人是我们的第一款产品,后续还将围绕AI打造一系列新产品。”


在张江孵化器赛点上,记者发现,从以往带着PPT来路演展示,更多浦东创新企业是带着“成绩单”而来。


“现场不少评委就直接问我,有哪些落地的应用场景,而这正是我们团队的突出优势。”张江企业羚数智能已研发出了上海首个完成备案的工业垂类大模型——“百工工业大模型”。在比赛现场,公司产品副总裁魏吉勇很自信地拿出了已服务近百家工业龙头企业的案例。


除了张江孵化器赛点外,浦软孵化器、莘泽孵化器等总计8个赛点陆续迎来一大批参赛的新锐企业。据介绍,今年,浦东共有464个项目报名参赛(上海市总计1903个),454个项目通过初审,其中18个项目经“以投代评”方式直接晋级复赛。参赛项目则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资源与环境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行业赛道,通过专家评委团的遴选,一批未来产业的种子企业正脱颖而出。


“以赛引才”加大对青年科创项目的支持力度


今年创赛的政府资金支持也将进行重大改革,将加大对“早、小、硬”项目的支持力度,聚焦团队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性。同时降低资金支持限制,为获奖团队保留了2年的立项资格。在此期间,团队只需要获得天使轮投资,并选择落地上海,依然可以获得创新资金支持。


记者也从张江孵化器赛点现场获悉,依托今年4月最新发布的《浦东新区关于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张江孵化器在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的同时,积极推动“两个100万”的落实,新入驻的青年科创项目可享受一定面积日租金不超过1元每平方米、最长3年的优惠支持。在创新创业首站服务方面,“浦东国际人才驿站”也将为有意愿来浦东创新创业的青年人才提供短期免费住宿与最长6个月的免费创业过渡空间,并开展政策咨询、投融资对接、城市体验、社群活动等。


作为浦东创新创业重要载体之一,截至2025年6月底,Vπ张江孵化器在孵企业超240家,毕业企业超1500家,累计孵化上市企业15家。张江孵化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目前已接洽、储备了近50个创新创业项目,全力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打造海内外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第一站,更多创新人才在浦东、张江更好地创新创业、宜居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