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江天平 > 文章详情

“网红”蛋糕仅差几个字母?这场庭审来到了北外滩街道

转自:浦江天平 2025-08-21 17:14:30

点击上方图片回顾专栏往期内容

“原来知识产权发生侵权风险的可能就发生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看来下次购买‘网红’蛋糕也要留个心眼仔细分辨,仔细甄别。”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

浦江潮涌,法治扬帆。作为上海“黄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外滩被定位为“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也是全球资源交汇的“法治会客厅”。近日,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虹口区人民法院)商事审判庭来到位于白玉兰广场旁的北外滩街道法治服务中心进行巡回审判,公开开庭审理一起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上海市虹口区人大法制委员会、上海市虹口区人大财经委员会相关领导及部分上海市虹口区人大代表等近20名人员到场,全程旁听庭审。庭审现场后,在场的观众热烈地讨论这桩“网红”蛋糕之争

原告A烘焙商标权利人主要生产、销售芝士蛋糕、芝士布丁等现制糕点,店铺装潢、蛋糕商铺包装盒及包装袋、商标字体等整体均使用显眼的亮橙色作为标志。被告B公司在位于北外滩街道东大名路的商场内也开设运营了一家实体蛋糕店,店铺装潢、商品包装外形等与原告类似,同时在各外卖平台上注册运营名称与A仅有一个字母之差的网店,销售同类食品。

“B公司侵犯了我们的商标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我们要求对方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

“我们品牌也是注册商标,门店使用的一些标识具有合法著作权,并已经经过版权登记。两个商标具有完全不同的外形与字符等特征,字形和读音也不一样,门店的装修风格也是在公司指导之下进行,所授权的装潢色彩、布局和格调、点餐牌、蛋糕表面上所烙的烙印图像与文字,都是经过权利人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登记过的,不能算是抄袭!”

相似的包装外形、经营售卖同类产品……一个字母之差却是两家店铺。酷似“孪生兄弟”的双方就这场关于商标权的纠纷在北外滩街道法治服务中心展开激烈的庭审。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

“将这起‘网红’蛋糕之争搬进北外滩街道法治服务中心,是因为白玉兰广场商家云集,在这里进行巡回审判具有良好的示范普法效应。同时我们联合辖区内各单位,结合司法实践发布《行为指引》和典型案例,希望能够为优化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营造人人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贡献智慧。”虹口区人民法院商事审判庭负责人沈文宏介绍。

据了解,近日虹口区人民法院联合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上海市虹口区司法局发布了《上海市虹口区著作权、商标权调解典型案例》,七件精心挑选的案例兼具实务与普法意义,汇集了近年来上海市虹口区依托诉调对接、检调对接机制联动化解知识产权纠纷方面的有力举措,为构建知识产权大调解工作格局、推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方面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司法实践。

与典型案例一起发布的还有《平台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行为指引》(以下简称《行为指引》)。《行为指引》从落实平台风险防范责任、强化平台主体责任、实现纠纷协同化解三个方面入手,为平台提供建立纠纷预防机制、纠纷解决机制、诉调衔接机制的指引,每个章节附上了相关法律规定的梳理,旨在提高涉平台纠纷化解效率,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推动网络空间协同治理,为企业涉知识产权的纠纷解决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

为了进一步为辖区内企业提供精准的司法服务,虹口区人民法院还揭牌了“虹口区著作权司法保护工作站”,将品牌依托于司法保护工作站发挥功能,为园区内外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咨询等服务。在工作站里,虹口区人民法院定期与企业进行沟通座谈,深入了解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遇到的知识产权问题,并根据企业需求与行业动态,定期举办知识产权主题沙龙。

知产纠纷巡回开庭、发布指引、揭牌工作站……借助“家门口的法庭”司法“输出”,虹口区人民法院持续提供专业便捷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把巡回审判进社区作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微观切口,增强“法治下沉”和“商业上行”的互动连接,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

“虹口作为上海‘北外滩’核心功能区,既是文化传承的高地,也是创新要求汇聚的热土。‘知产护文化’是基础,是立足当下的担当。要以积极行动和创新机制,构建尊重知产、崇尚创新、司法护航的社会氛围,通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保护,为区域经济注入‘智力动能’。”虹口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叶伟为说道。

来源丨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

文字:郁玥

责任编辑:张巧雨

编辑:左雨欣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高院”公众号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上海高院”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