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物业治理,一头连着城市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一头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共和新路街道始终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强化党建引领物业治理作为转变作风、改进工作的重要抓手,作为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民心工程。
基层治理,难点在“事”,关键在“人”。面对群众急难愁盼,唯有沉下去摸实情、联起来聚合力、实起来解难题,才能把民生事办进心坎里。在党建引领物业治理“百日攻坚”行动时期,共和新路街道新理想居民区与善学综合网格以“多格合一”网格治理体系为抓手,联合破解了3个老小区的停车难问题,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多方联动、资源共享的党建引领治理新路径。
位于共和新路街道辖区内的新理想家园、洛川大楼、和安小区,都是建成多年的老小区。随着私家车保有量逐年攀升,原本规划的停车位早已饱和——小区道路两侧停满车辆,有的甚至挤占消防通道,居民早晚出行常遇“堵点”;为抢一个空位,邻里间因“谁先到”“谁占位”红过脸,剐蹭、堵路引发的争吵成了社区矛盾的“导火索”。
“消防车进不来怎么办?”“早上上班车被堵在里面,急得直跺脚!”......
走访中,居民的抱怨声声入耳。停车难不仅是“出行问题”,更是“民心问题”,若不及时解决,不仅影响邻里和谐,更可能埋下安全隐患。
“车位荒”到“错时享”,多方联动找路径
面对困局,为精准施策,新理想居民区与善学综合网格迅速拉起了一张“调研+协调+落地”的联合治理网。
摸清家底:
善学综合网格工作站、新理想居委会干部、3个小区物业人员、志愿者等成立调研组,进行“地毯式”走访:白天蹲点小区统计停车需求,记录早晚高峰拥堵点位;利用“楼组联络群”倾听居民“停车心声”。
同时,对周边500米内的园区、商场逐个摸排,最终锁定红墙创意园内闲置车位:园区白天车位紧张,但晚上6点后有部分空置,正好与居民夜间停车需求错峰。
联接资源:
立刻搭建沟通协调平台,联合善学综合网格工作站、新理想居民区党总支、红墙创意园区管理方、3个小区物业和居民代表等召开“碰头会”。起初,园区担心影响白天办公秩序,居民怕“价格高、不方便”,双方各有顾虑。
会上,调研组带着调研数据算了“三本账”:给园区算“闲置资源利用账”,说明错时开放能增加收益;给居民算“方便安全账”,对比乱停车的隐患和规范停车的安心;给小区算“和谐账”,强调矛盾减少会增加小区和谐氛围。
几番沟通,红墙创意园主动加入“潮汐泊车”党建项目,承诺以优惠价格向居民开放夜间及周末、节假日车位;居民们也放下顾虑表示“愿意配合管理”。
精细管理促长效,从“解困”到“舒心”
方案敲定,又立即推动建立“双登记+智能化”管理模式:由新理想家园、洛川大楼、和安小区3个小区的物业摸排有需求的业主,并出具停车介绍信,确保“一户一登记”;园区则升级车牌识别系统,居民车辆刷牌即可进入,系统自动记录停放时间,既省了人工,又避免了纠纷,让方案落地更加细致。
治理有精度,服务有温度。在推进问题整改中,新理想居民区注重长效服务跟进,联合小区物业、志愿者开展“回头看”,实时收集居民反馈停车问题,不断调整管理细节。如今,新理想家园、洛川大楼、和安小区的停车秩序有了很大的改善,后续还会不断挖掘周边停车共享资源,争取能够彻底地解决停车难的社会共性问题。
“多格合一”并非简单资源叠加,而是以党建为纽带,把网格、居民区、企业等力量拧成一股绳,才能切实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社区事,皆非小事。新理想居民区始终坚持以群众为中心,在“合”字上求突破,在“细”字上见真效,破难题,暖民心。
(信息来源:共和新路街道采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