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徐汇通 > 文章详情

一文读懂低保政策!准入标准、申请渠道流程全指南→

转自:徐汇通 2025-08-21 14:32:54

为让困难群众得到及时帮扶,徐汇区民政局不断梳理完善各类救助政策,努力将温暖与支持送到最需要的人身边。

日前,居民赵阿姨就得到了这样的帮助。赵阿姨丈夫因病去世后,她便独自抚养正在读高中的儿子,每月工资勉强够支付房租,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则让她焦虑不已。社区救助顾问在入户走访中发现,她家餐桌上常常只有咸菜配粥,便耐心告知她可申请最低生活保障。赵阿姨很快提交了相关材料,经过经济状况核对,不久便收到了第一笔低保资金。“幸好有低保,缓解了家里的困难。”赵阿姨感慨地说。这份及时的帮扶,让她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这样的及时帮扶,源于救助政策的坚实托举。徐汇区不断细化措施,为困难群众筑牢生活保障网。那么,最低生活保障准入标准是什么?可以享受哪些待遇?又该怎样申请呢?来看这份指南吧!

最低生活保障准入标准

(一)户籍标准

1.全部由本市户籍居民组成的家庭;

2.本市户籍居民与其在本市共同生活的非本市户籍的配偶、子女组成的家庭。

(二)收入及财产标准

同时符合以下标准的本市户籍家庭,认定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

1.家庭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本市同期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2.家庭人均货币财产低于24个月本市同期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2人及2人以下家庭,该标准上浮10%;对18周岁及以下未成年人以及虽然年满18周岁但仍在全日制中等学校就读的人员、残疾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该标准上浮20%。

3.家庭成员名下无生活用机动车辆(残疾人用于功能性补偿代步的机动车辆除外)。

4.家庭成员名下无非居住类房屋(如商铺、办公楼、厂房、酒店式公寓等),但有“居改非”房屋且兼作家庭唯一居住场所的除外。

5.城镇居民家庭成员名下仅有1套住房或无房,或者有2套住房但人均建筑面积低于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本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这些住房包括产权住房、实行公有住房租金标准计租的承租住房、宅基地住房等。农村居民家庭除宅基地住房、统一规划的农民新村住房(含农民相对集中居住项目)外,家庭成员名下无其他商品住房。

最低生活保障享受待遇

1.按照低保标准1650元(2025年7月-至今)不足部分进行补差。

2.低保家庭中16周岁(含)以下的未成年人救助标准,(2025年7月-至今)为每人每月2145元。同时,今年还明确,对已满16周岁但仍在校接受本科及以下学历教育的学生,其救助标准也是低保标准的1.3倍(2145元)。

3.按规定享受粮油帮困待遇和元旦春节节日临时补助。

4.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中的个人属于重残人员、重病患者,且不属于本市民政定期定量补助对象的,本人可以参照“单人户”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符合条件的,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个人可支配收入高于或等于同期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不发放救助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相应的其他待遇;个人可支配收入低于同期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跟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差额发放救助金,同时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相关待遇。

最低生活保障申请途径

申请人可通过“一网通办”或向就近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提交申请材料。需提交的基本材料:

1.如实填写并签字确认的《上海市最低生活保障申请表》,委托他人办理的须填写委托书;

2.家庭成员身份证、户口本等证明材料;

3.需要进一步认定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及家庭经济状况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可要求申请人在调查核实阶段提供符合规定要求的相关材料,申请人应予配合;

4.凡是可以通过电子证照库共享的证明材料,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

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文件

1.《上海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实施细则》(沪民规〔2024〕5号)

2.《上海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认定标准》(沪民规〔2024〕6号)

3.《上海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办法》(沪民规〔2024〕10号)

4.《关于上海市社会救助条例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意见》(沪民规〔2024〕11号)

5.《上海市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沪民规〔2024〕18号)

生活的难题往往来得猝不及防,但困难面前,身边始终有一张“安全网”。若您或家人、邻里遇到类似情况,可通过“汇救助”小程序线上办理,或前往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居委会向社区救助顾问咨询、申请,让政策的温暖尽快抵达身边。

救助热线:021-64382009

线上申请

汇救助小程序码

1.打开手机微信,小程序搜索“汇救助”即可注册登录。

2.随时随地在线申请,无需跑腿,多重保护,为隐私保驾护航。

3.收到通知,一键复审,足不出户,省时省力。

4.还有诸多功能。

记者:沈艺飞

编辑:邱彩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