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检察 > 文章详情

从《以法之名》谈职能之变与初心坚守——检察侦查业务标兵谈《以法之名》

转自:上海检察 2025-08-21 12:19:09

今年6月,随着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侦查厅正式挂牌成立,检察侦查工作迈向新的发展阶段。近日,检察侦查反腐剧《以法之名》的热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市检察院第十一检察部党支部、政治部宣教处党支部、杂志社党支部联合开展了“从《以法之名》谈职能之变与初心坚守”主题党日活动

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胡春健出席,并邀请本市首届检察侦查业务竞赛标兵及单项奖获得者共同参与。与会党员干部聚焦“法”铸魂、以“法”正风、以“法”赋能三个主题分享交流观剧感悟,在思想碰撞中进一步坚定法治信仰,强化责任担当。

会上,胡春健同党员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在感悟中筑牢政治忠诚,检察侦查工作既要顾全大局,又要在依法履职中践行公平正义;二是在思考中强化专业素养,检察侦查人员要着力加强线索发现、审讯突破等核心素能,锻造敢于攻坚克难的本领;三是在实践中增强战斗力,既要增强三级院上下一体的团队协作能力,更要增强部门间的凝聚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党员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了观剧后的深刻感悟,“检察侦查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本市首届检察侦查业务标兵、松江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助理赵鹏谈到,剧中专案组在重重困难与阻力下不断推进工作,背后正是党组的智慧领导与统筹协调。他认为,检察侦查本质是法律监督的延伸,必须严守“依法稳慎、务必搞准”原则,唯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明确方向、维护司法公正。

在谈到如何提升专业素能,加强检察侦查队伍建设方面,本市首届检察侦查业务标兵、浦东新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助理徐恺对剧中主人公洪亮的那句“司法是为了约束公民,但执法者更应该接受司法的约束”印象深刻:“我们必须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不断锤炼政治品格、提升专业素养、严守纪律底线。”同为本市首届检察侦查业务标兵、市检察二分院第四检察部副主任孙慧芳深表认同,她进一步阐释道:“这部剧为我们深入探讨检察侦查如何加强队伍建设、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以及在刀刃向内过程中守护司法公正提供了生动样本。只有锻造忠诚担当之魂、磨砺专业精湛之能、严守清正廉洁之纪,才能打造检察侦查铁军。”

《以法之名》中紧张激烈的侦查审讯场景,引发了本市首届检察侦查业务标兵、市检察一分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助理陆恬的职业共鸣。“剧中大量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的场景令人倍感亲切。”他坦言,讯问是检察侦查人员与嫌疑人直面交锋的关键战场,既是侦查工作中最具张力、最考验智慧的环节,也是最需要定力与担当的时刻。他认为,实现高质效审讯需做好前期准备,扎实开展线索核查、证据固定等工作,讯问时以自信从容的气场和坦诚专业的态度依法履职,方能坚守法律底线、突破关键信息,以经得起检验的案件质量让公平正义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本市首届检察侦查业务研判决策优秀奖获得者、市检察三分院第三检察部检察官陈超则另辟视角,通过代入剧中检察官角色进行沉浸式思考,他表示,这种方式可以在模拟推演中锤炼实战能力,进一步助力持续提升检察侦查专业水平。

检察侦查从来不是孤军奋战,新时期的检察侦查工作更加强调团队协作的深度融合与协同作战能力的全面提升。对此,检察机关首届检察侦查业务标兵、上海铁检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汪奇与市检察院检察侦查部检察官李超有着深刻共识。“新时期的检察侦查工作,必须打破‘单兵作战’的思维定式”,汪奇结合自身多年深耕反贪、捕诉等多岗位的丰富经历谈到,“要充分激活全市三级院侦查一体化的体系效能,通过强化‘四大检察’的协作联动形成攻坚合力。”

市检察院第十一检察部党支部、政治部宣教处党支部、杂志社党支部部分党员参加活动。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剧中、以身边的检察楷模为榜样,以更高标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将坚守法治信仰、维护公平正义的初心使命,转化成为上海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的忠诚担当。

供稿 | 市检察院第十一检察部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