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小组虽小,却是凝聚信念、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党小组说”系列聚焦上海市女子监狱,推出“小阵地·大作为”系列,聚焦基层党小组如何化身战斗堡垒,将政治优势转化为实战效能。本期聚焦一监区第一党小组,看这方寸“小阵地”,如何在改造前沿点燃希望之火、淬炼担当之刃,以赤诚初心守护平安、重塑新生。
在女子监狱新收前沿,一监区第一党小组暨新蔷突击队的13名民警,是安全防线的首批“把关人”。她们面临的是一场场硬仗:化解新入监女犯普遍存在适应障碍的高工作强度;收押及初期管理犯情瞬息万变的高风险;民警即时研判、果断处置的高要求。与此同时,队伍中青年民警占比大,亟需快速提升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面对高强度、高风险、高要求的新收任务,这支新生力量正以党建为引擎,在小而关键的“阵地”上,奋力开辟一条化风险为平安、促青苗成栋梁的实战新路。
01
思想“压舱石”
面对突出的工学矛盾,第一党小组摸索出“见缝插针”学习法。利用工作间隙短暂的十几分钟、吃饭前后的零碎时间,在监区的一角、办公室的桌边,党小组成员们常常聚在一起,共同研读政治理论,分享收获和感悟。一本学习资料、几份心得体会,都是她们学习的载体。日积月累坚持下来,整个团队的政治素质持续提升,业务能力也更加扎实。
02
党建业务深融合
“管得住、改得好,让迷途者重燃希望”——这是监狱“新蔷突击队”的工作精神内核,也是女子监狱新收工作的核心目标。面对新收女犯普遍存在的适应障碍、服刑信心不足、诉求复杂等难题,党小组成为攻坚克难的“指挥部”,牵头成立攻坚小组。在党小组长的带领下,主管警官担任核心骨干,团队成员紧密协同作战。这种“党小组牵引、攻坚组冲锋在前”的模式,贯穿女犯新收工作的全过程。
罪犯刘某性格偏执,在看守所期间有多次严重违纪行为,党小组收押前就组织专案研判制定方案。收押当日,面对其激烈抗拒和扬言要自伤自残的情况,团队民警依据预案经过五个多小时协同攻坚成功安全收押。在对刘某的后续教育改造中,党小组动态优化策略,建立“主管警官日常管+攻坚手重点突破”的互补模式,实施阶段性矛盾化解。最终,在党小组带领下,团队稳扎稳打,成功引导刘某完成“正常作息,接受沟通,融入改造”的初步目标。
03
先锋作表率
青年民警培养也是党小组的重点工作之一,党员骨干主动“结对子”,做青年身边的“引路人”,党小组长重点帮带遇到困难的同志,帮她们拓思路、精技能、强韧劲。党员的示范,点燃了这个年轻团队“主动干、抢着干”的热情。每逢遇到新收任务,队员们主动加班加点,默契补位,反复检查每个环节,直到所有细节落实稳妥才放心下班。
只有热情不够,实战练真功!
组内推行“以练促学”实战培养模式:
案例复盘,深剖典型;
技能比武,组内比拼;
应急演练,模拟实战;
岗位轮换,多岗历练。
这套组合拳成效显著,小组中已有多名青年民警在监狱甚至局级岗位练兵和业务竞赛中斩获佳绩。
23年入警的民警小孟在这套培养模式下迅速成长,不久前收到了刑释人员的锦旗。这在“新蔷突击队”并非个例。民警们常收到在押人员或家属的感谢信,信中或是感谢民警及时帮解困难,或是感谢民警在日常管理中给予平等尊重,或是感谢警官在执法过程中既有原则又有温度。这些信件,无声地印证着这支队伍在严格执法之外,那份深植于心的责任与温度。
对于取得的成绩,党小组长谢维维表示:“每一次成绩的取得,是我们新的起点,不能骄傲松懈。”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将继续扎根在新收这块充满挑战的土地上,不断探索实践,用扎实的工作成绩诠释“小阵地”的“大作为”,为上海监狱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的青春力量。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数字赋能 智治未来——上海监狱系统“服刑人员综合金融管理平台”推进会成功召开
2、五角场监狱卫生所“奇妙夜”,听听医疗器械的集体吐槽
3、【我为群众办实事】8000通电话背后的担当:方寸平台书写新时代监狱社会责任
编辑:郭 伟
供稿:女子监狱
长
按
关
注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