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长宁 > 文章详情

中医来聊“疼痛”这件事 | “宁”医说

转自:上海长宁 2025-08-21 10:39:05

有一种身体的感受,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就是疼痛。无论是头痛、牙痛,还是肌肉痛、关节痛……在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时不时受到疼痛的侵扰。今天,我们就和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康复一科主任崔晓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疼痛,以及中医在疼痛治疗方面的特色。


记者:疼痛可以算是疾病吗?


崔晓: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这是一种主观感受,是身体给我们的预警信号。在1995年,美国疼痛学会主席James Campbell就提出将疼痛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关于疼痛问题国际上也达成了共识,2001年亚太地区疼痛论坛就提出了“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目前,疼痛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


痛觉可作为机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警告,引起机体一系列防御性保护反应。但另一方面,疼痛作为报警信号也有其局限性,如患癌时出现疼痛,已为时太晚。而某些长期的剧烈疼痛,对机体已成为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因此,镇痛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记者:每个患者疼痛的情况会各有不同,那么有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来区分这些疼痛?


崔晓:疼痛有很多种分类的方法。首先,根据患者疼痛的轻重程度,可以分为轻微疼痛、中等程度疼痛、剧烈疼痛。其次,还可以依据疼痛的时间分类:疼痛持续时间较短,随着伤口愈合会慢慢消失的,称作急性疼痛,持续时间一般小于3个月;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我们称之为慢性疼痛,早在2002年第10届国际疼痛研究大会上,就将慢性疼痛定义为是一种疾病。


疼痛还可以按部位分类:躯体痛的疼痛部位在浅部或较浅部,能清楚定位到具体部位。而内脏痛的定位则不如躯体痛那么精确,因为一些内脏器官会和体表部位共用同一脊髓节段,因此大脑会将内脏疼痛误认为体表疼痛。如在心脏疼痛时,会引发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拇指的疼痛;如果疼痛来自于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脑干、丘脑和大脑皮质等,我们把它叫作中枢痛,一般为烧灼样、针刺样或麻木样等。

记者:疼痛的轻重程度该如何判断?对于遭受疼痛的患者,治疗方向是什么?


崔晓:由于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受,需要患者自己的表达。临床上常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疼痛。


被疼痛问题困扰的患者,身心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对他们来说,缓解疼痛,从而改善睡眠和生活质量才是最重要的。对于身体而言,疼痛对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甚至心血管系统都会产生影响。疼痛还可以引起心理上的改变,出现恐惧感、焦虑感等,严重时还会影响自身的工作能力。

记者:针对缓解疼痛的主要治疗有哪些?中医有没有自己的特色?


崔晓:不同时期的疼痛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适用于急、慢性疼痛和癌痛;神经阻滞和心理治疗可用于急、慢性疼痛时期;在慢性疼痛时期,可采取介入治疗、康复的物理治疗,以及中医疗法。


比如传统医学中的浮针疗法,是使用浮针在患者局限性病痛的周围或临近四肢的皮下组织施行扫散手法的针刺活动。因为在施针时不像传统针刺一样深入肌肉层,只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像浮在肌肉上一样,故取名“浮针”。


浮针治疗的关键点就在于找到肌筋膜触发点,也就是激痛点。进行浮针治疗时,按部位选点,在病灶周围进针,在皮下浅刺。浮针疗法可以用于治疗各类软组织伤痛,比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网球肘、急性腰扭伤等。对于疼痛的治疗,浮针疗法有取效迅捷、留针后远期疗效较好,且安全无副作用的优势。


最后,疼痛是一种主观体验,但它有明确的神经传导通路。而且一旦疼痛的时间过长,就有可能变成一种慢性疾病,所以不能硬扛,要及时治疗,因为疼是生命的一部分,但是不疼,才有无限的可能。


崔 晓

天山中医医院康复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先后师从山西国医大师吕景山教授、上海市名老中医陈汉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主任吴耀持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康复诊治脑卒中,脊髓损伤、骨折术后以及颈、肩、腰腿等病症,尤其采用浮针治疗局限性疼痛,疗效颇佳。

撰稿:赵 立

编辑:陈 莎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