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博物馆 > 文章详情

上博教育嘉年华丨暑假末班车,亲子趣学正当时!

转自:上海博物馆 2025-08-21 09:25:57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充满好奇的小朋友们,暑假的尾巴尖儿上,上海博物馆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特别的“开学礼”。上海博物馆教育嘉年华”即将在暑假最后一周璀璨点亮!✨

这可不是普通的嘉年华,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博知识奇遇!我们精心准备了雅趣游园会博观趣学堂两大板块,把专业的博物馆宝藏,变成了孩子能触摸、能参与、能欢呼的奇妙体验。让孩子在欢笑与探索中,为暑假画上充满智慧的句点,也为新学年悄悄“充个电”!

PART 1 雅趣游园会

“雅趣游园会”以“玩中学”为核心,将上海博物馆的珍贵藏品转化为生动游戏,让青少年儿童在轻松互动中亲近文物、理解文化。在视觉、听觉、触觉的多感官联动中认识馆藏,在趣味互动中还原历史情境,在古今对话中体会美学碰撞——这里不仅是游戏场,更是一个“没有玻璃展柜的博物馆课堂”。

活动将于2025年8月27日(周三)、28日(周四)下午15:30至18:00在上博东馆1楼中庭欢乐开启。每日两场(15:30第一场、17:00第二场),共1200份礼品等你来赢!活动面向6至18岁青少年儿童,需提前预约。参与者请凭活动预约码于现场领取《雅趣嘉年华打卡单》,通过完成8大趣味教育游戏集章打卡:  

古器今用

作为古代祭祀或宴饮时重要礼器的鼎,古人举杯畅饮时用的小巧酒器爵,用来盛放食物的簋,还有或许你从未听说过的器型甗,分别有着什么样的现代身份?试着在现场一一对应吧!

诗词传送站

在诗词中探寻青铜的铭文、陶瓷的釉彩、书画的意境与玉器的温润,让沉睡的器物在吟咏间苏醒,感受中华文明永恒的诗意与美感。

本草研究所

汉代起,中国药材便通过丝绸之路远传西域。许多芳香草药因其药用价值,成为商队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在盲盒中闻一闻这些“千年旅行者”的气息,猜猜它们的“真实身份”吧!

局部寻宝

以细节窥全貌,探索雕塑之美。试着通过观察雕塑局部特征,匹配完整文物,来提升对雕塑细节的敏感度,并认识雕塑馆代表性藏品及其背后的故事吧!

货币交易所

北宋四川的商人用“交子”替代沉重的铁钱,成为世界纸币的起源。现在,你将在“货币交易所”里领取你的‘交子’纸币,按模拟汇率兑换成铁钱(1交子=20文),最后去集市按要求购入一件“北宋好物”,体验千年之前的智慧交易!

榫卯建造局

凸为“榫”,凹为“卯”,榫卯作为延续千年的传统工艺,其严丝合缝的咬合展现着“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明代家具继承了宋元以来的传统木作技术,形成了完整的利用榫卯连接家具构件的方法。通过亲手拼装木质榫卯构件,感受不用一颗钉子就能搭建稳固结构的奥秘。

瓷片寻踪

中国陶瓷在窑火淬炼中完成了从实用器具到艺术精品的升华,构建起一个丰富而完整的工艺体系。在拼图游戏中试着学习考古学家的方法,通过瓷片的形状、纹饰和釉色,模拟陶瓷文物的修复过程,切实了解这一工作的严谨性和艺术性。

复古投壶

春秋战国时期最受士大夫们欢迎的礼仪游戏——投壶,是一种用箭矢投掷酒壶的竞技活动。在古人眼中,它不仅是一项娱乐活动,更是培养专注力、礼仪修养的重要方式。

完成任意4个游戏即可兑换精美礼品,全部打卡成功更能收获满满成就感。此外,现场还提供《少儿导览探索手册》《“国宝探索记”成果展》等自主学习资源,助力小观众在解锁上海博物馆东馆的更多奥秘。

预约活动,请识别二维码

(预约开始时间:8月21日 10:00)

8月27日  15:30场

8月27日  17:00场

8月28日  15:30场

8月28日  17:00场

仅限一大一小参加,报名请填写青少年儿童身份信息。四场内容相同,请勿重复预约。

特别联动

历经大半年的广泛征集和多轮评选,上海博物馆联合澎湃新闻共同打造的“回味成长:博观大课堂‘国宝探索记’成果展”将在本次“上博教育嘉年华”同步与观众见面。活动现场将举办征集活动的颁奖仪式,积极参与活动的部分学校、机构团体以及青少年获奖者代表将受邀来到现场,共同收获一份成功的喜悦与欢欣。

成果展还将与上博教育嘉年华积极联动,推出观展打卡赢“彩蛋”活动。凭本次嘉年华《雅趣嘉年华打卡单》,至3楼探索宫门前以及周边长廊展览现场发布小红书打卡,将有机会赢得蛋仔派对毛绒公仔、随机贴纸等精美礼物。当“蛋仔遇上探索宫吉祥物东东、玉玉”,会是怎样的情形呢?快来吧,奖品数量有限,先到有礼。

展览位置:上博东馆古代文明探索宫3楼入口区域

PART 2 博观趣学堂

当历史的尘埃拂去,文明的华光便如星辰般闪耀;当知识不再局限于展签说明,当体验超越视觉的边界……夜幕降临,上海博物馆东馆变身“博观趣学堂”,诚邀广大青少年朋友共赴一场智趣盛宴。

上海博物馆资深讲解员哥哥姐姐将有趣的文物知识娓娓道来;技艺高超的魔术师演绎专属博物馆的魔法幻影秀;地道的“上海闲话”唱响这座城市里博物馆的温情。这将是一台“欢笑不断”的晚会,也是一堂“干货满满”的课堂。

节目介绍:

文物脱口秀——馆藏大解密:上海博物东馆内,如繁星一般的众多文物,哪些馆藏是隐藏在文物之中的“神奇的动物朋友们”?哪些又是颇具特色、难得一见的“文物表情包”?哪些文物的背后,又藏着精彩绝伦的历史?就让我们跟着亲切的讲解员,走进TA们背后的故事。

文物奇缘——魔法幻影秀:魔法与历史,将在今夜奇妙交汇!特邀沪上知名魔术团,带来一场专为博物馆之夜定制的奇幻盛宴。当神秘莫测的魔术手法,遇上承载千年文明的文物书画,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魔术师将巧妙运用博物馆元素,让凝固的历史“活”起来,上演一幕幕不可思议的“文物奇缘”。

沪韵藏珍——沪语童谣串烧:听!最地道的“上海闲话”唱响了博物馆的温情!邀请上海著名童谣唱作人王渊超,用温婉动听、亲切俏皮的沪语,为您倾情演绎专为博物馆创作的歌曲。歌词里,有上博展陈的赞叹,更有对这座文化殿堂的深情告白。悠扬的旋律,唱的是文物故事,道的是城市记忆。

特邀嘉宾:

主持人:杨永清 上海人民广播电视台103.7 Love Radio首席主持人。上海东方广播公司"十大声音榜样"、SMG工匠、SMG新长征突击手,《早安新发现》、《婚礼进行曲》、《音乐现场秀》等金牌节目主持人。

上海著名童谣唱作人:王渊超  环球唱片签约词曲创作人,荣获第七届《东方风云榜》东方新人奖,《2007中国流行音乐总评榜》最受欢迎自由男歌手奖。他创作的《Me More Say》《Do Re Mi So La Si》《Yummy Yummy就是好吃》《垃圾分类再垃圾倒》等热门海派童谣风靡全国。

主题:上博东馆教育嘉年华之博观趣学堂

时间:2025年8月27日(周三) 19:00   8月28日(周四) 19:00

地点:上海博物馆东馆学术报告厅

参与者:6至18岁青少年儿童亲子家庭(仅一大一小)

预约活动,请识别二维码

(预约开始时间:8月21日 10:00)

8月27日场

8月28日场

报名请填写青少年儿童信息。两场活动内容相同,请勿重复报名。

特别彩蛋:

活动中,大小朋友们记得积极积极互动、参与有奖问答环节,将有机会获得上海博物馆精美文创好礼哦~

博观大课堂“国宝探索记”成果展

回味成长:博观大课堂“国宝探索记”成果展,8月27日在上博东馆开启

从古代而来的文物,能在今人眼前打开新的世界。以现实生活为媒介去穿越古今,这类启发对当下正在习得和运用各种经验的孩子尤其重要。近年来,以上海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为线索,由社区、学校和家庭自发组织的青少年研学活动越发丰富。这类穿行于国宝之间的“City Walk”,给孩子们留下怎样的体会,激发出怎样的想象力,又形成了怎样的叙述与创作?

8月27日起,“回味成长:博观大课堂‘国宝探索记’成果展”(8月27日至10月8日)将在上海博物馆东馆3楼探索宫门前以及周边长廊与大家见面。参展作品来自2025年1月上海博物馆联合澎湃新闻共同打造的博观大课堂“国宝探索记”美育计划,其中包括“小小创意家”的47组创意作品、“小小研究员”的19份照片记录,以及“小小讲解员”的30份视频讲解。

在这项由6-18岁的青少年儿童为主体的美育计划中,国宝不仅是审美和历史的载体,更成为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连接器,令孩子们的心、眼、手有所依托,也让现实生活焕发出新的光彩。

 “小小创意家”的创意作品,包括器物和书画。器物作品按照由古到今“再创造”进行展陈,先是编排历史的标志物进入新的时空,然后集中围绕古老而繁复的青铜器创作,再到将古代文明植入当代日常生活,最后以文物探索的实地场景来重返当下。书画作品则富有天真的童趣,对文物图案的细致描摹是具象的,对时空环境的拼贴渲染则是抽象的,交错形成以古喻今的对话。

“小小研究员”的照片记录,从彼此对文物的揣摩探讨,到各自沉浸在国宝展陈的场景之中,孩子们捕捉下的这些瞬间,正体现了自身与文物相处的方式。

“小小讲解员”的视频讲解,孩子们并不是照着书本念念有词,而是采用自己的语言,结合现实的生活场景,表达自己对文物的理解,与文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大家都在思考和探索中成长。“回味成长”的展览即呈现这一过程。欢迎来到这里给孩子们点赞,更期待各方从展览之中体会到更多美育方法,基于我们的国宝文物,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与孩子形成更多有效的陪伴、有益的互动和有趣的成果。

本次展览由上海博物馆联合澎湃新闻主办,浦东新区进才实验小学、民办平和学校、市立幼儿园、老港中学、上音北虹高级中学、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学校、普陀区朝春中心小学、长宁区特殊职业技术学校、浦东模范中学、民办明珠中学、虹口区丰镇第一小学、虹口区第一中心小学、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公益基金会、普陀区桃浦东部党群服务中心、浦东新区东明聚明心社区规划与营造支持中心、上海徐汇徐家汇社区未来街区发展服务中心、虹口区密云学校等参与协办。

供稿丨教育部

初审丨石维尘

终审丨汤世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