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长宁 > 文章详情

从“零散”到“体系”,长宁“小蓝花”的朋友圈越来越牛了

转自:上海长宁 2025-08-20 22:27:40

今天(8月20日),“小蓝花圆桌派”认知障碍服务支持行业赋能研讨会在小蓝花市民中心梦想家剧场举行。活动中,长宁区养老服务机构社区转诊签约仪式举办,“小蓝花·认知友好产品孵化应用基地”正式揭牌。

自2024年1月揭牌以来,小蓝花市民中心创新项目聚焦“需求导向的场景化服务”,在社区认知障碍筛查、个性化干预、跨资源对接等方面具有丰富的落地经验,形成了“筛查—评估—照护—随访”全流程社区服务模式,为全市基层认知障碍服务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参考。



现场,长宁区“养老机构—社区—医疗机构”三方医疗转诊签约。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分别与华阳敬老院、小蓝花市民中心完成签约,至此,长宁区28家设有认知障碍照护专区的养老机构及各街镇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家庭支持中心和区精神卫生中心完成签约协作,实现了“专区+社区”转诊机制全覆盖。


据介绍,认知障碍长者在养老机构照护专区、社区服务点位出现病情波动时,可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对接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的诊疗资源,实现“诊疗—康复—照护”闭环服务。这一机制的建立打破了传统服务壁垒,标志着长宁区认知障碍医养结合服务从“零散协作”迈向“体系化衔接”。



活动中,“小蓝花·认知友好产品孵化应用基地” 正式揭牌。数字化是推动认知障碍服务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长宁区民政局联合上海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依托上海“数字伙伴计划”市级资源,将重点孵化AI认知筛查工具、非药物干预智能设备等数字化产品,并通过小蓝花市民中心的真实服务场景完成“研发—测试—落地”闭环,推动认知障碍服务从“传统模式”向“数字智能”转型,为行业产业化发展提供“长宁样板”。



为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现场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达能纽迪希亚和上海觉觉健康科技授牌“小蓝花友好单位”。此次授牌标志着小蓝花创新项目正式形成“医疗+教育+企业”的多元协同联盟,将从专业人才、技术产品、服务资源等多维度,为社区认知障碍服务“加码”。


在小蓝花友好单位主题分享环节,上海抚理健康管理咨询、达能纽迪希亚、上海觉觉健康科技三家单位代表,分别从“专业照护方案研发”“营养支持产品创新”“AI辅助筛查技术应用”三大维度,分享认知障碍服务的产业实践经验,展现“科技+服务”融合的新可能。


本次研讨会的举办,不仅为长宁区认知障碍服务搭建了“政企社协同”的新平台,更通过“三方转诊”“数字孵化基地”等创新举措,为全市认知障碍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新路径。未来,小蓝花市民中心将持续发挥平台作用,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助力上海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图片来源于区民政局

撰稿:谭奕茂

编辑:毕扬静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