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吗? 今天是“世界蚊子日”。 啥? 讨人厌的蚊子也有节日? 其实将每年的8月20日 设为“世界蚊子日” 是为了提醒人们注意 蚊子是传播疾病 尤其是疟疾的一大媒介。 1897年8月20日,英国微生物学家、医生罗纳德·罗斯在实验室里发现,蚊子是传播疟疾的媒介,随后他指出了一条避免感染疟疾的有效方法:远离蚊子叮咬。 因此, 人们将每年的8月20日 定为“世界蚊子日”, 以此来提高公众对疟疾 以及其他蚊子传播疾病的认识。 蚊子主要传播哪些疾病呢? 疟疾 乙脑 登革热 基孔肯雅热 近期,我国多地雨水充沛,局部区域蚊媒密度仍可能反复波动,为蚊虫的孳生和蚊媒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如何预防蚊媒传染病 除了个人防护、化学防蚊之外, 有一件能从源头灭蚊, 但又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小事 值得大家注意 清理积水 不少人有存雨水浇花的习惯,这看似节约、环保的行为其实容易招来“大麻烦”。 蚊子的一生有四个发育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前三个阶段都需要在水中完成。雨后,存水的水缸、水桶等易成为蚊虫的“月子中心”。 从卵变成蚊子通常需要7到9天,及时清理积水,就能把蚊子扼杀在摇篮里。 需要注意的是,已经孳生蚊虫的水,不要倒进下水道里,应直接倒在水泥地上,让幼虫自然干燥死亡。 这些小型积水 容易滋生蚊子 蚊子不挑环境,哪怕只有5毫升水(一个瓶盖的量)也能产卵。以下常见积水点,要时常清理。 室内易积水处 图源:广东疾控 室外易积水处 图源:广东疾控 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选择驱蚊产品时 需关注哪些核心指标? 外出活动时,为避免被蚊虫叮咬,建议穿宽松的浅色长袖衣裤,尽量不要在清晨和黄昏这两个花斑蚊活动高峰期外出。 此外,选择驱蚊产品时也有讲究。 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介绍,首先,驱蚊产品外包装上必须有3个标识: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以及产品标准号。其中,有农药登记证号,说明产品做过驱蚊效果评价,并且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其次,要关注产品标识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避免使用过期产品。 此外,还要关注产品的有效成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和禁忌等。常见的驱蚊产品有效成分为避蚊胺、驱蚊酯等,合格的驱蚊产品至少能有效驱蚊4小时。 在使用驱蚊产品时,要在产品标注的保护时间内再次喷涂,这样才能持续有效驱蚊。 清掉一盆水,少养百只蚊! 防蚊灭蚊 并非一人一家之事, 提醒左邻右舍 一起清理楼道、绿化带的积水, 如发现工地、废弃水池等长期积水, 请及时向物业或当地疾控部门报告。
你是招蚊体质吗?
今年夏天有没有被蚊子咬过?
欢迎留言分享~
编辑:叶苹
资料:央视新闻、中国疾控中心、国家应急广播
部分图片: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