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 文章详情

【关注】哺乳期服用抗菌药物后多久可以再次哺乳

转自: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2025-08-20 17:52:35

母乳喂养对婴儿健康至关重要,但哺乳期妈妈生病需要服用抗菌药物时,常常担心药物会通过乳汁影响宝宝。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药剂科钱石静为您讲解正确的用药知识,可以帮助妈妈们在保护自身健康的同时,继续为宝宝提供母乳营养。

核心原则:个体化评估

每种抗菌药物的特性不同,对母乳喂养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适用于所有情况。最安全的做法是用药前咨询医生或药师,告知医疗人员您正在哺乳,并根据具体药物制定哺乳计划。

影响哺乳安全的因素

需要考虑药物进入母乳的程度、药物在婴儿体内的吸收率、药物的半衰期(在体内停留时间)以及对婴儿的潜在影响。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药物对哺乳的安全性。婴儿的月龄也是重要考虑因素,新生儿对药物更为敏感。此外,是否早产、健康状况和体重都会影响婴儿对药物的耐受程度。

一般性指导原则

如果医生认为可以继续哺乳,妈妈们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尽量在哺乳后立即服药,这样到下次哺乳时药物浓度会降低。同时记录用药时间和哺乳时间,以便医生评估。

如果需要暂停哺乳,医生会根据药物特性建议具体等待时间。通常会考虑药物半衰期原则,即等待4-5个半衰期让药物基本清除。同时也会考虑个体差异,根据妈妈的代谢情况调整等待时间。为了维持泌乳,妈妈在暂停哺乳期间仍需以与平时哺乳相同的间隔定时吸奶,但吸出的奶暂时不喂养宝宝。这段时间中宝宝可以使用之前储存的母乳,必要时使用配方奶。恢复哺乳时要遵守医嘱的等待时间,逐步恢复正常哺乳模式。

需要特别注意的情况

在医生认为可以继续哺乳的情况下,如果宝宝出现异常症状如腹泻、皮疹或嗜睡,或者妈妈出现严重药物反应,以及对用药安全性有任何疑虑时,都应该暂停母乳喂养,立即联系医生。新生儿期(出生28天内)的宝宝、早产儿、有基础疾病的婴儿,以及妈妈需要长期用药的情况,都属于高风险情况,需要更加谨慎的评估和监测。

哺乳期妈妈接受药物处方前必须做的(不限于抗菌药物)

首先,就医时要主动告知正在母乳喂养以及宝宝的具体情况。

其次,要询问关键问题:这种药物对哺乳安全吗?需要暂停哺乳多久?有没有更适合哺乳期的替代药物?

最后,要获取医生的专业建议,包括要求书面的用药和哺乳指导,咨询临床药师,必要时寻求第二意见。不要自行决定停药或停止哺乳。

哺乳期用药需要谨慎,但不必过度焦虑。通过与医疗团队的充分沟通,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找到既能治疗疾病又能保护母乳喂养的方案。

图文|药剂科

编辑|张鹰妮

责任编辑|谢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