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长宁 > 文章详情

现在敞亮多了!地铁2号线淞虹路站口的这个操作,让市民出行更方便!

转自:上海长宁 2025-08-20 17:33:34

“以前地铁口的自行车堆到走不动路,现在敞亮多了。”市民李女士的感慨,道出了新泾镇第五综合网格与地铁2号线淞虹路站创新“多格合一”联巡联治机制带来的变化。该机制自今年4月初启动以来,双方每两周一次的联合巡查已开展9次,通过资源整合与信息互通,悄然改变了市民的出行环境。



早上7点,淞虹路地铁站3号口外,几位市容门责队员正和地铁站工作人员合力将盲道上歪倒的共享单车抬到划定区域。


“过去地铁站管站内,网格管站外,遇到问题常出现‘各管一段’的情况。”新泾镇第五综合网格负责人坦言,行政壁垒曾是制约地铁站周边治理的难题。为此,新泾镇在党建引领下首创双向任职机制——第五网格网格长兼任淞虹路站“0号站长”,地铁站长则兼任第五网格副网格长。“以前沟通协调可能要层层上报,现在直接找‘副网格长’或者‘0号站长’,效率高多了。”一位参与联巡的门责队员感触颇深,这个机制打破了协作障碍。


有了“双向任职”机制打通的协作基础,新泾市容门责队伍与淞虹路站的具体合作迅速落地生根,形成了常态化的“联巡联治”机制。


每两周,由门责队员和地铁员工混编组成的联巡小组,都会对车站出入口、站前广场等关键区域进行联合巡查与治理。他们重点解决三类问题:整治地铁口非机动车乱停放、侵占盲道等“老大难”;守护地铁保护区安全,严防违规施工、乱搭乱建;根据季节特点动态应对,比如汛期重点检查防汛板、沙袋等物资,并加强应急处置培训。



“变化是实实在在的。”一位门责队员指着地铁口如今井然有序的非机动车停放区说,“以前这里车子乱停,特别是侵占盲道,行人尤其是视障人士通行困难。我们和地铁站工作人员一起逐车规范、劝导,现在秩序好了,盲道也畅通了。”双方采用“联巡+互巡”模式,既联合行动又互相监督,确保工作不走过场。



每次联巡发现的问题都会被详细记录。随后通过定期召开复盘会,共同分析,明确分工,推动解决,形成“发现—记录—协商—整改”的闭环。汛期来临前,联巡小组加密防汛物资检查频次,并组织应急演练。“通过共同巡查和讲解,我们对发现积水和应急处置更有底了。”一位地铁工作人员表示。这种动态优化确保了问题真解决、效果能持续。



从杂乱的单车区变得井然有序,到汛期前的未雨绸缪,市民切实感受到出行环境更安全、有序、舒心,这一探索为区域精细化治理提供了新经验。


新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网格与地铁的‘联巡联治’,用定期行动解决问题,靠闭环管理巩固成效。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打磨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让精细化治理延伸到镇域内的每个角落,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安全感。”


图片来源于新泾镇

撰稿:季佳佳

编辑:陈 莎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