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监狱 > 文章详情

监狱警察“取经路”:他们只是一群照亮迷途者归路的凡人

转自:上海监狱 2025-08-20 12:44:36

监狱警察

“取经路”

豆瓣评分8.6,票房突破5亿……《浪浪山小妖怪》在这个夏天点燃了无数人的心,电影里每一个角色都像是照进现实的镜子。而在白茅岭监狱的高墙里,也正进行着一场场静水深流般的“取经”征程。

这里没有腾云驾雾的神通,没有直达灵山的捷径,有的是一群在皖南丘陵深处默默无闻、点灯引路,自称“取经小队”的平凡监狱警察。他们要取的,是照亮迷途者归路的“新生真经”。

01

以岁月为墨,书写新生奇迹

监狱警察的“经律”是法律,“禅心”是耐心  

电影里,浪浪山的小妖总想走捷径。现实里,监狱警察信奉“慢功夫”“急不得”。老陈警官改造工作经验丰富,他深知改变一个人,如同唐僧取经需历经十四载寒暑,急躁不得。他为每个罪犯精心编制了改造回归的“一人一案一策”,如同“八十一难通关图谱”。

涉毒罪犯的心瘾深渊、诈骗犯的认知迷雾、初偶犯青年的青春歧路……虽难关各异,荆棘遍布,但监狱警察的“取经”终点只有一个——指引浪子蜕变成为守法公民。时间,是老陈手中最厚重的经卷。

监狱警察练就一双透视人心的火眼金睛 

小李警官具有心理学专业和资质,练就一双“读心”的火眼金睛。监控画面里一个微微佝偻强撑的背影,他能敏锐地捕捉到希望和绝望的交织心理。

小李说,“唯有看透那层‘迷障’,才能找到打开心锁的钥匙。”去年,他成功转化了3名不认罪罪犯,秘诀就是从对方紧攥的拳头、躲闪的眼神里,精准解读那些未曾言说的痛苦与挣扎。洞察轻微的表情和动作,是小李解读“无字心经”的慧眼。

02

没有孤胆英雄,唯有众志成城

 团队合作是监狱警察成功改造罪犯的关键

高墙里的“取经小队”深谙团结的力量。攻克抗改造、难管理罪犯的“八十一难”,靠的是团队的智慧和力量。一份看似普通的改造方案,背后可能凝聚了许多民警多达11稿的精雕细琢。

一次监区民警完善一名不认罪罪犯的改造方案时,老陈力主增加文化课:“他是文盲,不懂法才会铤而走险,知识是渡他的第一座桥!”小李坚持心理干预:“他总在噩梦中被家人抛弃的恐惧惊醒,那是他的心魔,必须化解!”小赵积极联络:“学茶艺!他家乡就有漫山的茶园,这手艺能连起他的根!”经验丰富的老吴刚着手推进狱内罪犯紫砂壶技能培训基地:“技能傍身,刑满就是新起点,无缝衔接!”

每一次方案的调整,都是“取经团队”针对不同“难关”使出的组合拳,只为浪子铺就一条更坚实的“新生之路”。

03

终点亦是起点,步履永不停歇

唐僧师徒历经劫难终达灵山取得真经,功成圆满。而高墙内这群“取经人”的使命,却永无真正“抵达”的终点。他们的“取经路”,是用自己的职业生涯丈量高墙里的方寸之地:巡逻道单程547步,走了30年,累积起来足以绕行赤道一圈;指引监区里的罪犯掌握谋生知识和技能,每年监区罪犯考取的职业证书堆叠起来有几米高,铺就了通往新生的希望之桥。

每当刑释人员走出高墙,与久候的亲人紧紧相拥,平凡的监狱警察已默默转身,再次走向那道熟悉而沉重的铁门。回望那充满人间烟火的团圆一幕,他们脸上荡漾着笑容,脚步从未迟疑——“下一段取经路,出发!”

这就是监狱警察的信念和执着。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高墙里的“解忧密码”:矛盾调处机制这样运行!

2、藏蓝赠予我的“13515个”日夜

3、青春在高墙内外闪耀

编辑:汤颖杰

供稿:白茅岭监狱 陈志蒙、俞俊喆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